河北日报记者摄制
“战疫玫瑰”分外香
——特殊“三八”节里几位一线女医务工作者的心声
“疫情面前,只有医生,没有‘女医生’”
佟飞
佟飞,50岁,省级医疗危重症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河北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3月7日,唐山市传染病医院会诊室里,省市专家的会诊从一大早持续到中午12时多。会诊结束,专家们匆匆吃上几口盒饭,便开始进一步分析病例,为下午同省卫健委专家组的远程会诊做准备。
“目前唐山还有两个重症患者,我们必须全方位掌握患者的情况,随时给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于省级医疗危重症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佟飞来说,自从2月22日赶到唐山定点收治医院——唐山市传染病医院以来,这样的工作状态已成为她的日常。
“又到三八妇女节了啊,不是你们提醒我根本想不起来。”佟飞说,目前自己的时间观念只取决于患者——几月几号,患者又出现怎样的症状;几月几号,患者有所好转……
说着佟飞打开手机微信,置顶的两个微信群分别是以两名重症患者名字命名的救治团队群。
记者看到,群里的消息24小时不间断,即便是深夜或凌晨。“我每隔一两个小时都会看一下,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第一时间给予诊疗意见,从来不会漏掉任何一条信息。”佟飞说,自从投身抗疫一线,自己的生物钟都变得像闹铃一般准时,即便是夜间最困乏的时段,也会一两个小时就自动醒来。
“疫情面前,只有医生,没有‘女医生’。”佟飞说,如果说女性有其特殊的性别特点的话,那就是面对痛苦挣扎的重症患者和他们忧心如焚的家人,女性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一隅往往能够释放出更多爱的力量。
“好久没过妇女节了,一般过节的时候我都在值班。”佟飞笑言,这个特殊的三八妇女节,自己却想要个“礼物”:“两名重症患者病情尽快好转,这就是最好的节日礼物。”(河北日报记者王育民)
“满脸压痕的样子,最美!”
于静
于静,25岁,河北支援湖北第七批医疗队队员,石家庄市中医院ICU护士。
从2月19日随河北支援湖北第七批医疗队出征,到3月7日,她已经在战疫一线奋战17天了。
于静年纪不大,主意却很大。看到报名支援湖北的信息时,没跟任何人商量,毫不犹豫报了名;来到武汉后,考虑到穿防护服不方便,二话不说剪掉了心爱的长发。前几天,她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转战到武汉第七医院重症监护病区,承担的风险和任务更重了。
于静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参与高强度的火线救治任务还是第一次。第一天上班,她和另一位同事要护理十来个病人。打针、输液、量体温、做雾化、测血压……于静忙得团团转,防护服里的衣服湿了又干,干后又湿透。一个班下来,整个人累得几乎虚脱。
“像战士一样去战斗,一直是我的梦想。”于静说,这些天来,辛苦成了日常,但内心是充盈的。为了患者早日康复,所有付出都值得。
在朋友圈里,于静爱发自拍照,喜欢发小视频,还常常晒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现在,于静也偶尔会晒照片。照片中的她,护目镜和口罩在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压痕,湿透的头发凌乱地黏在脸上……她却说,“满脸压痕的样子,最美!”(河北日报记者卢旭东)
“给闺女做榜样,让她懂得责任和担当”
田美娜
田美娜,42岁,河北省疾控中心应急检测队队员。
在湖北神农架林区,田美娜已经工作了36天。
3月6日,她上午、下午两次进实验室,完成了当天所有样本的检测,心里才略微轻松。
千里之外,牵挂家人,尤其是7岁的女儿。
1月31日,省疾控中心应急检测队驰援湖北。“前一天晚上,闺女一直在哭,喊着‘我不想妈妈走,我要妈妈陪我’。”尽管不舍,但湖北的疫情牵动着田美娜的心,她告别丈夫和女儿,成为支援湖北的一员。“我是一名疾控工作者,是分子病毒学博士,大疫当前,火线冲锋才是我的使命。”
神农架林区确诊病例不多,目前都已治愈出院。但面临着8000多人从湖北各地返回,检测的任务仍很艰巨。
“我们虽然没有在医护一线,但在检测中要进行核酸提取,直接接触样本,不可避免地产生气溶胶,有很大的危险。”为了防止病毒传播,进入实验室,田美娜和队友都是三级防护,除了穿隔离服、鞋套,戴帽子、N95口罩和双层手套之外,还要戴上正压通气面罩,将整个人全副武装起来。“几个小时下来又闷又热,全身湿透。”
一个多月来,每天忙碌而充实。“在工作需要我的时候,我选择出征。”田美娜说,“作为妈妈,要给闺女做榜样,让她懂得责任和担当。”
“来自各方面的关爱,让这个春天变得格外温暖。”在朋友圈里,她写下这样的话:“愿春风不寒,人间温暖,愿时光流转,病毒早散,愿健康常在,人人平安!”(河北日报记者薛惠娟)
“能成为病患的依靠,无比荣耀!”
张天强
张天强,河北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唐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58岁的她是医疗队里年龄最大的。
从武汉市中南花园住所10楼窗户望开去,小桥旁一南一北两株樱花,不知何时已开了。而在此前,张天强从未有空闲停下来,打量一下这座花香弥漫的城市。
自1月26日驰援武汉至今,张天强已在武汉市第七医院工作了40多个日夜。出生于1962年8月的她,来自唐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她是在外地探亲的路上,直接加入医疗队的。
作为第一批医疗队员,自然工作也最具挑战性,“那时候,医院里有1000多名确诊和疑似患者在等待救治,那种情景那么急迫,凡是到达现场的人,没有一个不为所动。”她和同伴立即投入到工作中。每个小组4人,查房、写病历、分析病情,6个小时下来,汗水沿着眼睑扑嗒扑嗒落入护目镜里。平时看来普通的诊疗在这里也变得沉重数倍,她说:“这次援助,医务人员经历的是双重搏斗,一重是帮助病患与疾病搏斗,让患者早日康复;一重是自己与病毒搏斗,保护自己免遭病毒侵袭。”污染区里,在极短的时间内手消六次、屏气敛息快速脱掉七八件防护用品的经历,令她终生难忘。回首一幕幕,她庆幸坚持下来了。
印象里的几次快乐,全部来自患者。2月20日,一位最早入院的“元老级”患者康复出院,她为此高兴了一整天;2月22日,她参与诊治的一位90岁合并高血压患者治愈出院,送别患者时,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些天,她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时候: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她才14岁,因为躲在楼房拐角处侥幸生还,但她的哥哥被砸伤了,看着日益感染的伤口,她无助、绝望……一天,耳边忽然传来一个温软的声音:“我们是上海医疗队的,这儿有伤员吗?”那一刻,她喜泪奔流,“医疗队来了,哥哥有救了!”而今,自己作为一名医生,在武汉成千上万家庭遭受病毒威胁之时,她说,“能成为病患的依靠,无比荣耀!”
她说,震后的唐山在历经苦难和伤痛之后,凤凰涅槃,重新崛起;疫情过去,武汉也一定会繁花似锦,生机盎然。(河北日报记者赵书华)
“是半边天,更是顶梁柱”
图为李珠在为患者佩戴无创呼吸机
李珠,39岁,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医生。
从1月28日第一个夜班开始,到3月7日,李珠已经在武汉市第七医院奋战近40天了。8岁的儿子看完电影《董存瑞》写下观后感,“董存瑞特别勇敢,我妈妈就像他一样,无所畏惧。”
李珠也觉得自己越战越勇。
第一天上班,她就赶上夜班,从下午5时到第二天早8时,48张病床上躺满了患者。
李珠有点怕:“防护措施到位吗?”“第一次跟病毒过招,能打赢吗?”
走进病房,所有的问号都抛到脑后。“普通、重症、危重症,患者们各种情况都有,光是戴着无创呼吸机的就有七八个,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害怕!”
患者们除了身体痛苦,心理上的恐惧和无助也需要安慰,看到医务人员“全副武装”,有的患者本能地紧张甚至抗拒,有的过分焦虑,不停追问“怎么又是阳性,什么时候能转阴?”
李珠几乎每天都要给患者加油鼓劲,“放平心态,我们一定会努力帮助你的,坚持!”
李珠所在的团队接手的患者有100多人,已经有80多位康复出院,李珠特别高兴。她说,3月8日,她将和往常一样,坚守在病房。“在一线,女性不仅是半边天,更是顶梁柱!”(河北日报记者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