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口罩80万只的产能,是这样“帮”出来的
——石家庄一家民企战时转型记
2月26日,位于石家庄市元氏县的河北汇康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生产线飞速运转,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检验、打包口罩。
“我们80多名工人、20条生产线火力全开,每天能生产一次性防护口罩80万只。”公司董事长郭辉说,目前公司累计生产口罩2000多万只,根据政府统一安排供应到医院、药房、超市以及疫情防控一线。
然而在一个月前,郭辉的企业并不是这番景象。
农历腊月二十八,河北汇康日用品有限公司一片静谧,刚刚做完大扫除、贴好对联的郭辉正憧憬着过节。这时,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打乱了他的所有计划。
打来电话的是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苏惠欣。“郭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急需大量口罩,你们需要立即复工!”电话里的苏惠欣言语急切。
“我们生产的口罩都是出口国外的,标准也是国外的,能在国内销售吗?再说工人也都回家过年了……”听到郭辉的难处,苏惠欣连忙说:“只要口罩质量过关,手续我们帮你跑,困难我们帮你解决!”
召集工人、准备原材料……从大年初一开始,郭辉就进入了“战时”状态。苏惠欣和同事们也随即登门帮扶。
“我们对国内销售标准、生产规范一窍不通,是他们手把手教,一项一项抠,帮我们完成了技术改造和车间升级。”郭辉说,很快公司完成了无菌车间改造、生产流程规范。
1月27日8时,公司正式复工,日产80万只一次性防护口罩的生产线开动了。
生产恢复了,新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口罩如何通过国内质量检测?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紧急向国家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送样检测,成功迈过质量门槛后,他们又为企业设计、制作了全新的包装标识,就此打通了市场准入的最后一道关卡。
刚刚完成外销转内销的河北汇康日用品有限公司,很快又迎来第二次转型——转产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是医护人员的主要装备,我们多生产一个,他们就多一分安全。”没有丝毫犹豫,郭辉又接下了这一重担。
医疗器械产品门槛更高,公司根本不熟悉医用外科口罩生产的法律规定、生产条件、技术标准等要求,专业知识几乎零基础。怎么办?
“我们提供上门服务,指导你们建立完善质量体系文件和产品注册资料。”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杜瑞行许下承诺。
随后的日子里,杜瑞行和帮扶小组的成员一起驻厂帮扶,针对企业转产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实地监督指导。同时,邀请省药监局专家现场办公,开启应急审批通道,全力推动企业转产。2月12日,省药监局批准该公司生产医用外科口罩(非无菌),向企业发放了临时生产许可编号。
目前,公司生产的首批8万只医用外科口罩(非无菌)已经交由合作公司完成消毒,待送检合格后将全部供应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河北日报记者任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