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杜昱辉 通讯员郝赫、陈宝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北定州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用超常之策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实现了疫情防控确诊、疑似病例“两个零”,尽快实现复工复产“100%”,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截至2月22日,定州市复工复产企业343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170家,复产复工率达90.4%,位居全省前列;亿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达94%,近期将实现企业复工“100%”;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22项(其中省重点项目12项),总投资728.8亿元,筛选34个新建项目陆续开工。
定州企业之所以快速复工复产,源于定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警觉在前、预判在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的要求,快速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有力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准确把握复工时机
定州市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重点做到“三个早”。
一是安排部署早,明确思路和步骤。2月2日,开始谋划推进复产复工工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调度会,研究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项目建设,明确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措施和具体要求,确定了分期分批有序复工的工作思路。
二是成立组织早,确保有人抓有人管。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牵头成立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组,从工信、发改、经济开发区等7个部门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复工,成熟一个,开工一个。
三是出台方案早,精准确定复工流程。迅速制发了《定州市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试行)》《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指南》等文件,明确复工流程和职责任务,充分做好复工复产准备。1月21日,迅速安排第一批9家民生保障和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全力服务全省防控大局;2月2日,谋划第二批重点企业、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农业生产企业等有序复工;2月15日,谋划推进第三批所有企业实现全面复工复产。
精准施策一企一策
为确保底数清、任务明,定州市先后开展三个层面的排查。
一是职能部门分行业排查。由工信局、发改局、经济开发区等5个职能部门牵头,分类分行业开展实地走访,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实际情况,根据企业用工人数、生产环境、后勤保障等情况,一企一策,分类管理,指导企业科学制定复工计划。
二是落实属地排查。25个乡镇(办)和经济开发区严格对辖区内拟复工企业发热人员排查登记,详细掌握返岗人员身份信息、出行轨迹、接触人员、是否有发热症状等情况,排除疫情传播隐患,并摸排企业口罩、手套、洗手液、消杀用品等物资储备情况,全面做好复工准备。
三是市领导一线检查。定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市级领导坚持每天深入企业一线检查,及时整改,帮扶企业,指导企业落实两手抓、两手硬。
确保有力有序复工
坚持从实际出发防止限制措施过度,积极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一是迅速开通“绿色通道”。由常务副市长牵头每天召开企业复工复产调度推进会,第一时间安排专人入企了解情况,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后,第一时间专人指导企业开工生产。
二是实行“一对一”包联。对122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明确分包市级领导和责任单位。对复工复产企业,逐一选派专人驻厂,帮助指导企业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对影响企业发展的旧问题、新困难一并解决,确保防控生产两手硬。
三是全力保障要素供应。制定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帮扶措施,对事关民生和防控物资供应企业优先保障,对高产值、高科技、财税贡献率大的企业重点保障,帮助解决用工、原材料、资金、设备等问题。帮助宝塔医疗公司购进生产设备,协调银行为金牛原大药业公司落实1850万元贷款。为19家企业发放稳岗资金160万元,惠及5785名职工。把交通运输作为“先行官”,2月11日,严格落实“一断三不断”要求,将高速、国省县干道检查点撤销或向社区、村口、企业收缩,加强交通运输和物流保障,做好煤电油气等生产要素供需衔接,保证口罩、消毒液等必要防疫物资供应,确保企业稳定有序生产。
全面压实职责任务
一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复工复产企业法人为第一责任人,制定复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职工健康档案,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建立每日测温、错时上下班、分散就餐、消毒消杀等制度,成立专职防疫队伍,明确一名企业领导专司防疫,落实零报告、日报告,确保防疫措施全面到位。
二是压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工信、发改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督促企业落实防控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采购难、职工返岗难、产业链复工难、自身防护难“四难”问题。为343家复工企业办理“二维码”通行证2.5万个,方便企业员工进出厂区和社区。
三是压实督导管理责任。把复工复产工作纳入“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压实到市级干部中“九个一”包联责任制、乡科级干部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动态清单制度(简称“干事清单”、农村(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量化考核动态管理制度、基层干部“千分制”擂台赛当中,一线指导、一线督导、一线协调、一线服务,形成了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25个乡镇(办)坚持属地管理,保证企业正常复工、员工出入社区畅通。加强中小企业监管,禁止防控缺位而擅自开工,持续抓好“三类人员”排查,及时排除疫病传播风险,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