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摄制
为一线医护人员供应更多“战袍”
——驻企特派员李剑的一天
李剑在生产车间查看医用防护服。 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摄
2月17日,天空湛蓝,阳光明媚,这是河北省工信厅驻企特派员李剑,来到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的第20天。
8时,三五零二公司采购部。
“闫部长,今天透气复合膜到货情况怎么样?”
“两家供货公司共到货12吨,正常!”
一问一答,开启了李剑一天的工作。
“压胶条库存没问题吧?”李剑追问。
“没问题,不过山东透气复合膜供应企业要求涨价!”采购部部长闫金刚面露难色。
透气复合膜是生产医用防护服的关键原材料。半个月前,在三五零二转产医用防护服时,山东这家供应商还是李剑上报省工信厅千方百计协调争取的,与沧州海德塑业有限公司共同为三五零二供货。
随着防护服生产需求不断扩大,透气复合膜厂商在不断扩产,透气复合膜的上游原材料生产供应严重不足,价格上涨。因此,尽管签有合同,山东这家供应商还是提出价格上涨60%。
“你先报告冯总,一会儿咱们碰头商量。”李剑记在了本上。
特殊时期,应急物资原材料都在涨价,供应商涨价也不难理解,但毕竟签有合同,李剑还是希望对方履行合同。
“其实很多公司都非常具有社会责任感,沧州海德塑业有限公司得知咱这医用防护服发往湖北抗‘疫’一线,承诺不涨价,现在他们零利润供应原材料。”李剑动情地说,还有一家邢台的公司,免费为防护服灭菌。
回到办公室,墙上的时钟指向8时40分。
李剑拿出手机,给上海一家企业负责人拨了过去。三五零二正在紧急筹建十万级洁净车间,上海这家企业可为车间提供配套设备,但尚未复工,经过河北、上海两地工信部门的沟通协调,企业可在17日复工。
确定企业已复工,李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20天建成十万级洁净车间,哪个环节也不能耽误。”
话音刚落,闫金刚来敲门:“冯总在车间,我们过去吧。”
二人与总经理冯蕾在三车间门口碰头,讨论一番得出结果:请李剑上报省工信厅,协调对方履行完合同再涨价。如果对方坚持涨价,则必须为企业持续供应原材料。李剑马上将此情况上报给省工信厅。
去二车间查看生产情况,去三车间清点原材料数量,去仓库核对发货情况……偌大的厂区走了一圈,已近中午。
从食堂买了饭,回办公室的路上,记者问李剑驻企直到疫情结束,家里有无困难?“没有!”他果断回答。
在记者追问孩子谁照顾时,他说:“好久没回家了,我和爱人都上班,托儿所还没复业,听说1岁半的小女儿是由12岁的大女儿边上网课边照顾,应该习惯了。”记者却在他的眼睛中捕捉到了转瞬即逝的愧疚。
14时,三五零二总会计师崔春英请李剑指导申报专项技改补贴。李剑核对了材料后,当即协调县、市、省三级工信部门,实现逐级快速申报。
“我们已投入购买设备、技术改造等资金4000多万元,多亏了特派员第一时间宣传政策,指导准备材料、申报,让企业充满信心,全力以赴生产应急物资。”崔春英说,特派员与相关部门还帮忙协调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优惠贷款,极大地减轻了企业负担。
15时25分,设备保障部工程师杨增凯突然找到李剑说:“刚接到十万级洁净车间承建单位电话,一家为车间提供关键零部件的公司因当地政策还未复工,时间紧迫,请帮忙协调。”
二话没说,李剑一方面立刻电话上报省工信厅,详细汇报有关情况;一方面与杨增凯起草恳请省工信厅协调当地企业复工的请求函。一通忙活,等发完传真,已经17时了,两人居然满头大汗。
杨增凯告诉记者,这都是“小菜”,之前交通管控严格,拉原料的车在山东下不了高速,拉设备的车在广东上不了高速,发货的车被扣,各种紧急情况多是半夜或凌晨,都是驻企特派员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协调。
送走杨增凯,李剑立刻找到生产管理部谷部长,了解各车间当日生产情况,并汇总整理了当日产量报表,起草当日企业生产情况总结。
等李剑向河北省工信厅上报完毕,已经快过晚饭时间了。去食堂买了两个肉卷,就着一杯水,就是晚餐。
19时40分,李剑与冯蕾碰头盘点了当日生产情况,确定了次日生产计划后,两人一起前往车间,因为20时,当日生产的防护服开始装车,发往湖北,他们要查看成品备货情况及次日原材料准备情况。
前往车间的路上,冯蕾说:“没有驻企特派员,我们原料供不上,设备拉不来,更不可能为湖北供应如此多的医用防护服。公司日产能从0件到2万件,功劳簿上有特派员浓重的一笔!”
等李剑回到住处,已经23时10分了。
“这算是早的,刚转产时没日没夜都在协调各种事情,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历经二十余天的艰苦奋战,原材料供应稳定了、货物运输顺畅了、车间产能上来了,李剑有个新目标,“和企业一起向第三阶段扩产目标冲刺,为一线医护人员供应更多的‘战袍’!”
在河北省20余家重点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每家都有一位来自河北省工信厅的“李剑”在驻守,为企业协调解决原料、设备、运输、人员组织等问题,保障应急物资供应……
(河北日报记者 米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