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记者贾楠、郝东伟摄制
跟着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监测员现场采样——
一年19万个数据“全手工监测”
1月17日,刘新军采完水样后,正在进行现场监测。 河北日报记者 贾 楠摄
“新军,小心点儿,看着脚下!”
1月17日上午9时,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在位于辛集市和衡水市交界处附近的邵村排干渠,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监测员刘新军一手提着采水器,一手提着水桶,正沿着横跨排干渠的输水管道一步一步地往渠中心挪动。
当天,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派出2个小组对辛集市的断面水质进行每月一次的采样监测。刘新军和同事王鹏分到一组,除了邵村排干渠,他们当天还要完成3个点位的采样工作。
输水管直径不到1米,距离水面大约2米高,上面还盖着一层积雪,人踩上去随时都有滑入水中的危险。刘新军小心翼翼地在前面走着,身子不时左右摇晃,跟在后面的王鹏不断地提醒他注意安全。
走到排干渠中心位置,刘新军蹲下身,把系着绳索的采水器投放进水中,然后缓缓拉动绳索,采取水样上来,倒入一旁同事手中的水桶里。两个人站起身,沿着原路缓缓返回到岸边。
“站在上面确实有些滑,心里也有点儿扑腾,但为了保证水样的代表性,必须要采到渠中心位置的水。”刚刚松了一口气的刘新军指着不远处的一座桥说,以前,采这个断面的水样,都是站在那个桥上采,那时候桥还没有维修加固,大货车在身边穿梭而过,桥面都会震动,可比现在惊险多了。
“水样打上来了,赶紧装瓶吧。”记者催促道。尽管跟着出来采样前,已经做足了准备,帽子、棉靴、羽绒服“全副武装”,但此时零摄氏度以下的低温,仍然把记者冻得瑟瑟发抖,手脚冰凉。
“打上来的水样还不能直接采用,要先静置半小时,才能装入样品瓶中。”刘新军解释。
“那咱们回车里等吧。”记者提议。
“那可不行,还有好多准备工作要做呢。”刘新军说。在这“冻着”的半小时里,他和同事一刻也没闲着,准备分装的样品瓶,贴上标签,用水质快速监测仪进行简单的现场监测,记录下数据……
一个多小时后,水样采集完成,两人的手都已经冻得通红。他们起身,跺了跺已经被冻麻的脚,把所有“装备”装上车,准备赶往下一个采样监测点——辛集南水北调水厂,采集地表水。
“今天所有点位全部采集完,估计要到下午5时以后了。”刘新军说,采样结束后,还要赶回实验室用仪器进行监测。“有些水样监测指标的时限比较短,必须马上完成分析,否则样品就白采了。”
不只是水监测,记者了解到,刘新军和他的同事们每天还要对大气、土壤、降尘以及工业污染源等进行监测。遇到一些突发性的监测任务,比如说哪里水质异常,或是接到了市民的举报,都需要随时赶到现场。每个监测点的地理位置不同,采样的“险要”程度也就不同。爬高塔、下河道、钻桥洞,及时高效采集准确的环境数据,已经是他们工作的日常。
“对监测数据来说,质量就是生命线。如果把环境管理比作一座大厦,那么环境监测就是大厦的‘顶梁柱’。”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赵乐说,仅去年一年,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共报出环境质量手工分析监测数据19万个,全年审核水质自动监测数据500万个、大气自动监测数据1800万个、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280万个,为全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真实、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撑。
在去下一个监测点的路上,刘新军告诉记者,每次看到朋友圈有人晒蓝天白云、草长莺飞,他的内心就有无限的满足,因为这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大肯定。(河北日报记者贾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