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关于河北省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0-01-31 04:42:4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把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财税工作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实打实、硬碰硬,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先后制定出台全面落实中央减税降费部署专项计划和加强财政收支预算管理支持减税降费政策落实14条措施,对中央有明确规定的不折不扣落实,对中央授权地方自由裁量的顶格减征,对41项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实行清单动态管理,大规模、全方位开展宣传培训和专项督导,巩固省立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零”成果,确保企业和群众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近800亿元。其中,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由16%降至1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税率由10%降至9%,全省39.1万户企业受益,为企业减负343.8亿元,增值税增幅比上年回落9.8个百分点;全面落实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每月3500元提高到5000元政策,并增加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累计1142.7余万人(次)受益,新增减税100.8亿元,个人所得税收入比上年下降33.6%;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加大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由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对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等“六税两费”全部按50%幅度减征,共惠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214.9万户,98%以上的民营企业税负下降,新增减税108.2亿元,企业所得税增幅比上年回落14.2个百分点;将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20%一次性降至16%,13.8万户企业受益,同时调整平均工资计算口径、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全年新增降费157亿元。

——积极推进“三件大事”实施。一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多方筹措资金139.5亿元、发行债券68.6亿元,支持延崇高速公路、雄安新区对外交通骨干路网和京津冀“断头路”建设,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格局不断完善。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加快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深度参与协同发展产业项目建设。争取每年中央奖励3亿元、北京市补偿3亿元,推动密云水库上游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落实,并与天津市修订引滦入津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同时,与北京市就大兴国际机场运营期收入分享框架协议达成一致意见,提出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协同发展相关财税政策建议。二是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积极推动财政部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6方面23条财税政策落实;及时拨付各类资金209亿元,发行债券400亿元,支持高铁站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中央下达雄安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资金10亿元;统筹省以上资金7.66亿元,推进白洋淀及周边生态环境治理。筹措省以上资金40.8亿元,支持新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三是推进冬奥会筹办。下达省级冬奥补助资金8亿元,安排张家口市新增政府债务资金60.7亿元,用于冬奥会筹办及公益性项目建设,76个冬奥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强力保障精准脱贫攻坚。一是加大专项投入力度。全省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4.6亿元,增长26.1%;我省在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进入“好”的行列,获得奖励4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被评为优秀等次,获得奖励8000万元;省级安排55亿元,增长33.9%。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省级安排10个深度贫困县扶贫专项资金10亿元,合计下达十项财政支持政策资金143.2亿元,增长22.9%,并分配政府债券67.5亿元。积极筹措财政贴息资金2.8亿元,支持提前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二是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全年下达贫困县省以上财政涉农整合使用资金174.4亿元,增长22.2%。逐一审核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方案,建立整合资金台账,实行资金下达会签制度,确保精准使用。三是强化扶贫资金监管。将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在全省推开,严格落实扶贫资金监督管理追责办法、资金支付“四方联审联签”、公告公示等制度,狠抓国家考核检查、审计反馈问题整改,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实现贫困县全覆盖。经过全省各级共同努力,剩余144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3个国定贫困县将全部摘帽,35.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大力支持生态环境治理。一是支持打好蓝天保卫战。争取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67.5亿元,占全国总规模的27%,连续七年位列第一。继前两批9个城市成功申报国家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后,今年又争取将定州、辛集两市纳入试点。省级统筹资金95亿元,重点用于冬季清洁取暖等,PM2.5平均浓度下降5.8%,全省大气质量持续改善。二是支持开展水环境治理保护。统筹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8亿元,优先支持水环境质量改善工程项目实施。投入省以上资金7.3亿元,支持开展中小河流治理360公里。统筹省以上资金54亿元,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压减地下水超采量7.3亿立方米。三是支持加强生态治理修复。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试点项目已完工143个、在建15个。统筹省以上资金6.76亿元,支持全省废弃露天矿山环境修复治理。筹集省以上资金28.1亿元,支持营造林1026万亩。同时,争取中央资金2.9亿元,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推动历史遗留污染场地治理修复。

——扎实办好惠民利民实事。制定《财政保障民生政策落实十项举措》,国家和省各项民生政策得到较好保障;多渠道筹措资金829亿元,支持20项民心工程全部完成;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完成6714.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8%,增长8.9%。一是大力支持就业创业。筹集就业补助资金29.8亿元,增长24%,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拨付贴息资金1.27亿元,撬动创业担保贷款21.5亿元,直接扶持1.8万人自主创业,带动5.4万人实现就业。二是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全省教育支出达1543.6亿元,增长11.8%,实现“两个只增不减”目标。投入省以上资金30.7亿元,支持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45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校舍58万平方米。在149个县(市、区)农村小学推行营养餐,安排省以上资金12亿元,393万学生受益。统筹下达省以上资金38.55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助标准从55元提高到69元。筹集资金3.6亿元,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省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54.2亿元,增长34%,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县级融媒体中心和体育强省建设。三是加大社保支持力度。全省社会保障支出1199.4亿元,增长8.7%。连续15年提高企业职工基础养老金水平,人均达到2784元/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490元提高到520元。全省城乡低保指导标准分别提高到每年7260元和4000元。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资金78亿元,支持解决困难群体“两不愁”问题。支持设立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全省财政投入引导资金10亿元。筹集省以上资金67.3亿元,推进棚户区改造开工12.7万套;统筹省以上资金17.34亿元,支持改造老旧小区2779个,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四是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级统筹资金60亿元,积极支持发展“四个农业”;落实资金53.5亿元,实施季节性休耕20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80万亩;出台促进生猪生产组合政策,做好非洲猪瘟防控,稳定生猪生产及市场供应。落实资金23亿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改造卫生厕所200万座,4.4万个村完成清洁行动任务。落实补助资金46.88亿元,支持建成农村公路9741公里;筹集省以上资金4.9亿元,支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投入资金7.35亿元,支持366万农村人口稳定实现饮水安全。统筹省以上资金6.75亿元,支持全省1500个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加快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一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研究制定推进工作方案,在省市县三级开展重点培育示范引领行动,制定部门预算、对下转移支付、事前绩效评估、重点绩效评价等10项管理制度,建立17类共性指标框架和涵盖73个部门的分行业分领域指标标准体系,在全国率先单独编制部门预算绩效文本,形成预算、绩效“1+1”双文本,推动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大力推进预算公开,去年人代会批准预算当天,就批复预算、公开预算,比规定时间提前40天。二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先后制定省以下教育、科技、交通运输等领域改革方案,均按中央部署第一时间落地。深化省与市县收入划分体制改革,制定增值税留抵退税省以下分担机制。优化转移支付分类,将省对下转移支付调整完善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等三大类。三是扎实推进税制改革。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推进环保税信息共享利用和联合征管,做好资源税、消费税改革前期准备工作,确定我省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标准。四是统筹推进其他改革。出台《河北省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办法》,启动我省划转工作。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全面推开,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扎实推进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建设,财政部专门在石家庄召开全国现场会推广我省经验。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改革实现省市县全覆盖,国家将我省经验推广到10个省市和10家中直单位。

——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一是严格防控政府债务风险。督导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提示地区制定完善偿还化解规划和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政府债券还本付息预算审核;完善政府隐性债务动态统计和重点监控工作机制,稳妥化解存量,超额完成2019年度化解任务,出台并落实追责问责办法,坚决遏制增量;举办各地政府主管领导和财政局长参加的近千人培训会,推动用足用好债券政策,全省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二是强化县级财政运行监控。建立县级“三保”1+3制度体系,对纳入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范围的145个县(市、区)“三保”支出预算逐县、逐项审核,实施月报告制度和“重点关注名单”制度,“一县一策”制定风险化解预案,并下达市县财力性转移支付增量资金123.9亿元,强化财政暂付款风险管控,研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市县标准备案管理办法,确保县级财政平稳运行。三是推动资金规范高效使用。在全省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督导整改问题237个、资金2917万元。加大绩效监督力度,其中开展财政专项资金中期评估48项、556亿元,重点绩效评价28项、1161亿元,资金使用绩效进一步提高。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省委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监督指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加之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各级财政保持收支平衡压力普遍较大;预算执行中,一些重点投资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开工不及时,导致支出进度不够均衡;一些地方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不够牢固,有的资金使用绩效还不够高;个别地区政府债务率偏高,潜在风险防控任务较重。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