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发展添活力 为群众增便利
——河北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效能和质量
制图/展茂光
细化46项举措,绘制推进“放管服”改革统揽图;
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汇聚数据1064万余条;
1279项省级事项、7542项市级事项、54023项县级事项可网上办理;
……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一项项措施和一组组数字,见证着我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扎实成效。
更有力度的“放”
提高行政审批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优化河北营商环境
年终岁尾,威县嘉寓产业孵化园项目一期6个车间已经全部封顶,内部装修正在有序进行。“赶上了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我们这个项目从立项到施工才能这样利索!”项目负责人贺国平感慨道。
今年,他们投资的孵化园项目被列入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实施了“拿地即承诺、有地即开工”审批新模式。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只用了32天,建设周期缩短了至少4个月。
营商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投资。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将“放管服”改革作为重点改革任务之一,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这项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多次专门针对“放管服”深入基层调研,访民情听民意,解难题。
7月25日,王东峰到省政务服务中心调研检查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对深化“放管服”改革进行再部署,要求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质量和效率。
10月18日,许勤来到邢台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与工作人员、办事群众亲切交流,他要求更多推行网上审批,做到办事有效率、服务有温度。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今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若干措施》,创新“双精简,一优化(精简审批事项、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将工程建设政府投资类、核准类社会投资、备案类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0、68、65个工作日内,提前超额完成国务院目标任务。
企业开办提速提效,项目审批再造流程。我省全面梳理行政权力事项,能取消的取消、能下放的下放,以更有质量的“放”带动有效投资增加。
——制定改革清单。今年,我省对标对表先进,查找企业开办和注销等12个方面短板,细化46项举措,出台《河北省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绘制改革推进统揽图,明确方向路径。
——提速审批效能。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今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的实施方案》,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审批服务体系;制定《省级大厅行政审批专用章管理办法》,提升审批效能;印发《市县行政审批局划转行政许可事项指导目录》,规范市县事项划转。
——重点领域突破。今年,我省聚焦自贸区发展,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简化审批,着力降低准营门槛。今年9月,省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出台《企业获得电力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压缩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用户办电时限至40个、15个工作日内,进入全国前列。
更科学有效的“管”
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实现简政不“减政”
“今年以来,我们已对15项重点专项工作进行了实时督办,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近日,承德市双滦区政府相关负责人指着电脑显示屏上的电子督查系统向记者介绍。
今年年初,该区督考办将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以及上级考核区委、区政府的所有指标和责任状统一梳理,建立督查台账,实行专人负责、挂账督办、滚动推进,并把督查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实行动态考评、跟踪问效。
“简政”并非简单的“减政”,只有科学有效的“管”,才能促进更大力度的“放”。
今年以来,我省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扎实推进综合监管,对新兴产业等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加强信用监管,促进信用联合奖惩机制落地实施,以创新监管“管”出公平和秩序。
推动我省列入国家“互联网+监管”试点,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打造监管大数据中心,对接多个监管部门系统,汇聚数据达到1064万余条。目前,该系统得到快速推广普及,省市县三级1574个部门使用了该系统。
对海量数据挖掘分析、多维碰撞,实现监管过程可追溯、问题可检测、风险可预警,“互联网+监管”工作得到国务院办公厅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以信用体系建设为保障,社会治理体系持续完善。今年,我省建设信用五级“一张网”,实现省市县三级联通,建成省级信用数据云中心和数据库。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推进联合惩戒落地。我省研究制定企业信用评价四级分类标准指南,今年梳理联合奖惩措施2500余条,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措施事项102条,并向社会公开发布。推进信用核查、联合惩戒率先在公共资源交易、政务服务领域嵌入使用。全省各地信用监测工作也在不断推进,石家庄市在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第19位,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城市信用监测排名进步前十城市”。
更好更优的“服”
全力推动“一网通办”,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多次跑、上下跑、异地跑——一个“跑”字,道出了办事群众的焦虑。要想群众少跑腿,服务必须迈开腿。
走进位于石家庄北二环附近的省政务服务大厅,只见这里宽敞明亮,各种设施先进、齐全。据介绍,省政务服务大厅7月16日正式启动运行,是全国建设用时最短、投资最少的一流政务服务大厅。省直35个部门、641项政务服务事项集中进驻,进驻率达到96.5%。大厅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首席代表负责”运行模式,已接待6.7万人次办事群众,业务受理量达16.8万件,即办件当场办结率达100%,承诺件按时办结率达100%。
今年以来,我省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优化工作流程、缩短办事时间,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为更加规范政务服务,我省今年出台了《省政务服务效能考评评价办法(试行)》《省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办法(试行)》,全面构建“群众评价、媒体问政、社会监督、政府考核”四方联动“好差评”评价体系,倒逼效能全面提升。
近日,“冀时办”支付宝小程序正式上线,用户只需用手机“刷脸”就能在线办理查询、缴费、申领证件、预约登记等千余项政务服务项目。“冀时办”谐音为“及时办”,是我省“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全省政务服务改革系统重构、整合推进的起步之年。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驱动,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我省建立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建成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打通16个业务专网,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全省上下贯通、职责同构、整体联动、业务协同的政务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全力推动“一网通办”,网上办事水平大幅提高。截至目前,我省1279项省级事项、7542项市级事项、54023项县级事项可网上办理,三级网上可办率超90%,达到全国先进;住建全系统16类证书实现电子化、无纸化,国务院办公厅对此高度评价并在全国推广。(记者曹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