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输液危害巨大,输入体内的液体中含有不溶性微粒,可能会堵塞毛细血管,还可能导致药物性肾损伤。然而,记者走访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发现,儿科、急诊科等科室随处可见“吊瓶森林”,静脉输液仍然是很多基层医生治疗的首选。
陪同患儿输液的家长
儿科成过度输液重灾区
最近,湖南长沙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发烧的孩子宏宏到社区医院看病,医生看了检查结果说是急性扁桃体炎,建议马上输液治疗。宏宏妈妈考虑到孩子精神状态好,没有高烧,就又带着孩子去大医院儿科,医生开了消炎药,让密切观察体温,并没有建议输液,后来孩子恢复了健康。
深圳市龙岗区第四人民医院儿科主任邓俊彪告诉记者,孩子生病一般发病快,有时候症状比成年人要重,所以很多社区医院、诊所医生不敢掉以轻心,就想输液让孩子疾病早点得到控制。有些家长看到输液治疗效果比口服药来得快,逼着医生给患儿输液,认为医院不输液就是不负责任。
记者走访湖南一些基层医院发现,输液给药方法几乎成为医生认可的首选给药方法。目前,市场上输液产品主要为:葡萄糖、氯化钠、葡萄糖氯化钠和甲硝唑4种产品。儿科、急诊科等已成过度输液重灾区。
湖南省输液安全评价中心负责人龚志成教授说:“2018年以来,团队对于长沙市一些基层医院进行了调查,发现部分基层医院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严重。我们研究回顾性分析长沙市5个基层医院的门诊处方9687份,发现一些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抗生素注射液占比非常高,很多基层医院存在输液冲动,过度输液的问题严重。”
过度输液不是救命,是害命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分析,在长期以药养医机制的惯性驱动下,虽然输液本身并不盈利,但却是使用抗生素、维生素和昂贵辅助药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加成之后,公立医院对医生使用抗生素进行了严格控制,但一些社区服务中心、私立医院和诊所仍然存在依靠过度输液盈利问题。另外,一些基层医生诊疗水平有限,对疾病的判断不准,也导致过度输液的发生。
龚志成说,公众对于输液治疗认知存在误区,认为普通发烧感冒、腹泻、肠胃炎等疾病均需输液治疗,患者对于输液产生的不良反应了解甚少;另外,我国的医学教科书和治疗指南缺乏输液危害方面的内容,临床使用也缺乏循证医学研究,医生对于输液危害认识不足,忽略了输液的长远危害,久而久之形成固化的诊疗思维。
专家指出,输液滥用的弊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输入体内的液体中含有不溶性微粒,这种微粒进入到血液后,会随着血液走遍全身,可能会堵塞毛细血管,还可能导致药物性肾损伤。
湖南省心血管疾病专家江凤林认为,由于一些中药注射剂里的杂质比较多,纯度难以保证,这些杂质输入患者血液内后,有可能让血液里的红细胞被破坏,甚至影响患者的肾功能,严重的话还会造成患者发生严重的药物反应,还可能导致患者产生严重耐药性,最终“无药可用”。
念动“紧箍咒”,遏制输液乱象
记者采访发现,2016年以来,我国多省市医疗卫生部门出台地方性措施,取消门诊输液,以期达到抑制抗生素过度使用的目的,但仍无法整体解决过度输液现象。
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院长张国刚建议,制定《静脉安全输液指南》,全面规范静脉输液,建立静脉输液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医院门诊、急诊患者的输液管理,建立医生输液约束机制,鼓励医务人员和患者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输液,更加合理地使用药物。
张国刚说,可引入行业监管与病患监督机制,整合医保、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单位和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完善临床大数据库,构建合理安全输液预警监控体系。
龚志成建议,建立基层易滥用、毒副作用较大、不良反应较多的药品清单,对这些药品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一些不需要输液治疗的常见多发病,可以通过医保拒付等手段对其进行调控。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让“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的观念深入人心。(河北新闻网微信综合自新华网、《半月谈》2019年第8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