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大圣(孔子),河北一小圣(滕经)。”在运河两岸百姓中世代流传。探访大运河清河段的第一站,我们就选在了位于油坊镇滕蒿林村的元侯祠。
滕蒿林是个小村子,元侯祠在村中央,已有400年历史,在原址上曾有过3次修复。据滕氏家谱《元侯龙神庙碑记》载:滕经“年十二补弟子员,当时号为神通,明嘉靖二十三年顺天乡试,归至天津坠河死。”嘉靖、康熙先后敕封滕经为“河神”,为运河沿岸百姓供奉。
告别元侯祠,一阵大雨倾盆而下,乡间道路霎时水流成河。我们的车犹如水中行舟,乘风破浪。
站在京杭大运河清河段的河堤上,正是一阵狂风骤雨后。强对流天气搅浑了静静流淌的运河,却改变不了它消瘦的身段。
运河上桥多,除了有名有姓的飞架两岸的雄伟大桥,更有数不清的方便运河两岸村民往来的简易桥。它们有着共同的名字:生产桥。
渡口驿是运河告别邢台境的最后一个村庄,我们在村东的生产桥上,用脚步丈量着从河北到山东的距离,竟然发现有人正在雨后的运河里捕鱼。
一只废弃的轮胎捆绑着十字形的绳子,“渔人”跨骑在上面,灵活地操控着,在河面上留下浅浅的痕。一张不大的网,收拢、抛开,远没有电视画面中撒网时的壮观,但对于我们却是无比新奇。为了抓拍渔网撒开的一瞬,我们忍不住高声央求“渔人”:再来一网!
如今的运河单薄得养不下肥美的鱼,“渔人”乐得和我们互动,一网又一网地挥撒着希望。终于有一道小小的银光一闪,我们比他还兴奋地呼喊着:“有鱼了!”年轻的“渔人”小心地从网里翻找出那条小鱼,放它到缓缓流淌的运河中。
那条小鱼不知游向何处。水天相接处,天空正气象万千,像历史的云烟不断变幻。
油坊镇村史馆迎门处有一艘乌篷船,它是否从烟雨江南驶来,我们无从得知,那根刻录着运河印记的长篙,倚靠在船侧,斜刺向房顶。伸手握一握,木头所传递的温度直达心底。这是一根被运河船工用手打磨出来的长篙,岁月的包浆是它最美丽的装饰。长篙无语,轻轻一点,带我们回到五百年前繁华的京杭大运河。
有河的地方就有人家。当河流成为繁忙的航道,村庄就会蜕变成村镇。反之亦然。
清河县的油坊就是这样一个村镇。很久以前,油坊还不叫油坊的时候,一条河从这里流过。元朝弃隋唐大运河,截弯取直,改道清河东部,借用了此处河道。明初,本县王庄村一位叫王允德的移(农)民,在此开设一座棉油榨坊,得名油坊。明弘治年间,清河境内设立码头,选择了通往山东省夏津、高唐的交通要道——油坊,由此拉开了此地五百年繁华的大幕。
油坊码头遗迹仍存,是中国北方保存最完好的码头。码头建在运河西岸的月堤处,青砖垒砌,挑台处铺青石,也有青砖砌就的。码头由北向南一共六个,依次是:煤炭码头、百货果品码头、渡口码头、粮食码头、运盐码头等。所有码头的忙碌与风光,都随着时间留在了人们口口相传中,盐码头因了益庆和盐店的存在,让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油坊曾经作为“小上海”的繁华。
明代至民国初期,油坊码头白天桅帆不断,夜间渔火闪烁,运输十分繁忙,是著名的水路码头、物资集散交流中心。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邢台东八县所有物流进出货物都在油坊转运站装卸。
盐码头是一个四方四正的砖砌码头,穿过现在被青砖堵住的涵洞,正对着就是益庆和盐店的大门了。今年70多岁的王杰先老人回忆,涵洞中用以隔开堤坝内外的是半拃厚的木板门。平时涵洞是敞开的,运盐的货船来了,踏板搭上码头,挑夫就开始一袋袋地从船上往盐店的仓库里背盐。汛期,木门关上,堤坝外用砖石、土堆将木门埋个严丝合缝,待风平浪静,再扒开各种掩埋物,恢复涵洞畅通。
舟来船往,商贾云集,油坊由一个小村落成为2000多人的大集镇。居民百人百姓,镇内店铺林立,锤炼出了众多的老字号,益庆和盐店便是其中之一。
大约在清道光年间,山西蒲州商人看准了油坊这块风水宝地,在油坊南街开办起益庆和盐店。盐店东靠大运河码头,西邻南北大街,占地近10亩,雇工50余人,盐巡近20人。盐店组织严密,除总账房外,各个环节都设有记账先生。
益庆和盐店是运河沿岸有名的大盐店,除20余间仓库装满食盐外,还露天堆放如同小山似的散盐垛,日销售量达3万余斤。每天来购盐的车辆塞满南街口,不仅有本县的,威县、南宫、平乡、邱县、曲周的商贩都来这里购盐。如今益庆和盐店的账房和部分仓库依然存在,静心聆听,仿佛能够听到算盘拨动的声音,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悦耳。
山西客商在油坊者众多,乾隆四十二年,在此修建了山西会馆。房宇宏阔,地址宽大,一度成为镇上的地标性建筑。至今山西会馆当年繁复的建筑装饰仍令人啧啧称赞,曾来这里多次演出的名角仍为人津津乐道。
来到油坊,不能不来一碗流行于清河一带的风味小吃——菜豆腐。据说,一碗菜豆腐曾是光武帝刘秀吃过的最香的一顿饭。明末清初的小说《醒世姻缘传》中也有关于菜豆腐的记载。今天,清河人仍保留着爱吃菜豆腐的习惯,沿用“插豆腐”的方言。
菜豆腐的主料是黄豆,配以时令蔬菜。挑选上好的黄豆,冲洗干净后,浸泡6个小时以上,手轻轻一捻皮掉为好。转动一扇小石磨,细细地将泡好的黄豆磨成浆,间有一些碎豆瓣随浆流出,无妨。豆浆入锅,尤以柴火锅为好,烧开锅后加入少量小米,不停搅动,防止溢锅。丰富的白色细腻泡沫中,一粒粒金黄的小米如精灵般上下翻飞,当小米熬熟膨胀时,加入时令蔬菜,些许细盐。一锅赏心悦目,香气四溢,营养美味的菜豆腐就熬好了。
在运河一带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德州的扒鸡,临清的镰,油坊的茶水喝不完。”油坊水质好,方圆几百里没有能与其媲美的。沏的茶水色、香、味俱佳。建国前后,在油坊三里长的南北大街、二里长的东西大街上,遍布茶馆20余家,均临街而建,门面宽敞,门口吊一无底铁壶,挂“茶”字幌子。茶炉风格独特,外侧下窄上宽,内侧直上直下,炉面狭长而平整,一次能放9只大铁壶,9只铁壶一字排开。拉风箱也非常讲究,一快一慢、一快两慢、一短一长、轻重交替,发出的声音犹如一首交响乐。那时没有电视机、收音机,一些老茶客专为听拉风箱而来,一边品着香茶,一边听着优美的“旋律”。
明清时期油坊古镇的街道至今仍没大的改变。清河县文广新体局的孔祥武副局长和同事赵玉领,在2009年时,曾用3个月的时间一同探访油坊镇80岁以上老人,并根据他们的回忆,手绘了一张《清河油坊古镇平面图》。当时的油坊城墙高丈五、周三里,城内有街道三条,建有北门、西门和南门,不仅盐店、烟铺、药店等商铺林立,还有崇兴寺、真武庙、观音庙、娃娃庙等大型庙宇。明代宣德初年设立“油坊河防厅”,清代设“县丞衙署大堂”,清河城的城市重心发生了明显的偏移。明代清河县令卢士杰曾生动地描述了油坊码头的景象:“舟车所至,络绎联云,骑步相兼,往来如织。地称名胜,而险壮京华,路通吴越,轴舻帆影达三江;壤接燕齐,鸡犬声喧四境,飘皇华之翠盖,堤边柳色参差;飞燕鷁之霓旌,波底霞光荡漾……”
今日之运河,早已不是当初之风姿,好在终于等来了命运的转折。油坊码头作为大运河河北段仅存的一处砖砌码头,被列入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元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此为契机,我市加强大运河邢台段遗产保护,重点实施清河油坊码头及险工保护与环境治理工程,对油坊码头本体进行保护,并对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整治。清河县也把保护、开发大运河作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切入点,多次就卫运河文物遗存的保护、隋唐运河的开挖、运河景观带的打造等进行研讨、规划,推动卫运河迎来又一次华丽的新生。(记者张莉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