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刚在演练沙家门拳法。 记者 刘树鹏摄
□记者 刘树鹏
在沧州流传的诸多武术门派中,沙家门拳法很少为外界所知。其发源于东光,现也仅存于东光。如今,沙家门拳法的第九代传承人杨志刚正在打破该门派“艺不轻传”的门规,把这一宝贵的传统武术不断地发扬光大。
勤学苦练绝密拳法
杨志刚今年49岁,浑身上下透着英武气。他告诉记者,沙家门拳法讲究气功护身和贴身短打相结合,不易受伤却又灵活犀利,一动而全身动,头、肩、肘、腕、胯、腰、臀、膝、脚都可成为攻击手段,让对手防不胜防。
沙家门创于明末清初之际,创始人沙师祖的7个徒弟曾参与反清复明活动,失败以后遭到通缉,其中一个隐于东光乡间,秘密传武,同时立下“艺不轻传、艺不乱传、艺不登门、艺不撂地、艺不为官家办事”的门规。
杨志刚从8岁起开始练武,有人见他是棵好苗子,把他推荐给沙家门第八代传承人吕桂桐门下。一开始,吕桂桐只是让他跟着其他徒弟一起练习压腿等基本功。
吕桂桐看似冷淡,其实一直在认真观察杨志刚的品行意志。3年后,他对杨志刚说:“傻小子,我看你担得起这门功夫,就收下你吧!”
师傅先教杨志刚气功,随后又教他散手、散刀、散杆子。杨志刚白天上学,晚上就来师傅家练武,一直练到深夜,第二天凌晨又早早起床接着练。师傅看到他这样勤奋,非常满意,把自己的功夫倾囊传授。
杨志刚后来做起了生意。不管生意有多忙,他都没有放下功夫。即使到外地出差,也必选择一家邻近公园的旅馆,以便晨起练功习武。
多年来,杨志刚还经常见义勇为,只要看到扒窃、打架等行为,就会上前制止。
打破门规开馆办学
2010年,沧州举行第八届国际武术节,杨志刚前来观看。在开幕式上,他看到各个门派都人才济济,唯独沙家门拳法没有人参赛,心里很不是滋味。杨志刚决心打破门规,把这门宝贵的拳种发扬光大。
在东光县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杨志刚积极准备资料,为沙家门拳法开展申遗工作。2017年,沙家门拳法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杨志刚还自筹资金几十万元,建立了沙家门英雄武馆,在当地广招学员,上百名学员免费跟他学习沙家门拳法。在第九届沧州国际武术节上,杨志刚带领自己的学员,一口气夺得30多块奖牌。
为了广泛普及沙家门拳法,杨志刚编创了3套沙家门武术操,在当地开展武术进校园、武术进警营、武术进公园活动。
在沧州群英武术公司的帮助下,杨志刚编辑整理的《沙家门三十六把扣子》《沙家门十三杆》等多本沙家门武学著作,已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