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西县光明产业园区内,河北光明九道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为食用菌打包装。何连斌摄
近年来,临西县牢牢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准转型升级的质量导向、绿色导向、市场导向,着眼于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高位推动质量兴农工程建设,持续调结构促转型,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通过园区示范、龙头引领、特色培植等系列重磅举措,加快推进了农业现代化步伐,农业质量和效益得到全面提升。
园区示范——
“两带四区”发展格局,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该县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区域,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扶持打造不同区域、不同特色的重点园区,规划建设了光明、玉兰、摇鞍镇、老官寨4个现代农业园区,每个园区发展成为要素集中、产业集聚、经营集约的农业综合体,作为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示范场”和品质临西的“先行区”,从产业融合、农户带动、技术集成、就业增收等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全县农业科技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其中光明产业园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东留善固玉兰现代农业园区、摇鞍镇现代农业园区被评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与此同时,该县以发展设施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肉鸭养殖为重点,建成了以摇鞍镇、尖冢镇、大刘庄乡为中心的设施蔬菜带,以下堡寺镇、老官寨镇、阳光园区为中心的食用菌生产示范带,以吕寨镇梁村、老官寨镇姚庄、河西镇邢庄、东枣园乡大十二里村为中心的4个综合养殖区,在全县形成“两带四区”特色农业发展大格局。目前,已发展蔬菜大棚2200余个,食用菌大棚1200个,建成规模养殖场200个,特色养殖基地20个,释放出强大的功能效应,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龙头带动——
十几家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效应,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动力
在调优农业种植结构、加快促进转型升级的同时,临西县注重引进供给高端的现代农业项目,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增强现代农业的发展动力。目前,该县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
上海光明集团工厂化食用菌栽培基地项目是一个土地节约型的现代高效农业项目,这一项目采用工业化的技术手段,在可控的环境设施条件下,组织高效率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实现食用菌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实现收益百倍增长。据测算,食用菌亩纯收益是大棚西红柿的3.8倍,是棉花的29.4倍,是玉米的53.8倍,是优质小麦的67.1倍。这一项目落户临西2年多来,菌菇产品畅销德国、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临西已发展成为世界单体最大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带动千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致富,培养出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
无独有偶,河北东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食用菌生产与研发的企业,近年来主攻中高端市场,2016年,公司与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玉贤签约,建立了生态农业院士工作站,为企业解决核心技术难题,为临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技术指导,为申报和实施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提供了智力支撑。
特色产业引领——
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水平,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
临西县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初步形成了以食用菌、设施蔬菜、优质果品、肉禽养殖、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农业特色产业。
发展特色产业,离不开规模化生产。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流转土地18.3万亩,流转率为31%,农民专业合作社共540家,家庭农场注册达到390家,发展特色农业势头强劲。光明九道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生产各类菌菇6.79万吨,其中日产金针菇140吨,真姬菇、鹿茸菇等高端菌菇48吨。天和、嘉恒、东苑农业等其他食用菌生产企业,年生产草菇、平菇等食用菌近2万吨。“九道菇”品牌叫响全球,“天和”“东苑”等品牌国内驰名。发挥修枣科蔬菜种植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发展温室大棚7200余亩,年产黄瓜、西红柿、大蒜、辣椒、大葱等各类蔬菜3万吨以上;以玉露香梨为特色,年产量约300吨,其他优质果品3210余吨;年出栏肉鸭247万只,绿色生猪2.8万头。
临西县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其中,邢台美的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邢台市首家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7年新建年产1300吨戚风蛋糕生产线一条,年产值达亿元以上。河北临福记食品有限公司采用世界先进技术设备,结合临西县传统工艺,空心贡面产品空如竹、细如发、长如丝,成功打进上海市场。水波佳美豆腐乳基地发展大型生产作坊30余家,年产2700吨豆腐乳,“佳美酱园”广受欢迎。东留善固村“伟翔食品”年产“昊成牌”中高档酱油、醋1300吨,产品采用传统工艺纯粮制造,味美色鲜,市场前景广阔。
绿色发展——
突出绿色生态导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统筹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保资源
变废为宝、变污染为资源,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新课题,临西县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特别注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这项指标。
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全部来自食品工业和农业的下脚料,如木屑、玉米芯、甘蔗渣、麸皮等,经过科学配比,高压灭菌,整个生产过程不使用农药、化肥和激素,实现了有机型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菌渣,是良好的生物质燃料,使用菌渣作为燃料,每年可节约3000吨燃料柴油。菌渣可作为生产有机肥和土壤基质的优质原料,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是零污染的生态农业。
临西县灵溪湖“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利用700亩废弃窑厂污水坑和低效农田建设而成,水域光伏电站采用“渔光互补”生态系统,水上可发电,水下可养鱼,既节能减排又促进渔业增产。田间光伏电站,采用农光互补生态系统,上可发电,下可种植蓝莓、油用牡丹等高效农作物。农业种植及农产品收入年产值4000余万元,年可并网发电3327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1.08万吨,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499吨,二氧化硫约998吨,二氧化碳3.32万吨,具有一定生态环境修复效果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达到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化石资源的目的。
下一步,临西县将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中心位置,紧紧围绕产业兴旺下功夫,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推动设施现代化、产业多元化、方式绿色化、开放常态化上,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创新,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活力,让农民群众共享农业发展成果。(何连斌、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