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写范例
——塞罕坝精神内核解析③
生态兴则文明兴。
从荒山造林到生态育林,从提供原木材料到提供生态产品,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塞罕坝人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根基。塞罕坝人把对自然的朴素感情升华为对绿色发展的坚定信仰,一代接着一代干,书写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之无愧的范例。
当年,茫茫荒原上的“一棵松”,坚定了塞罕坝人唤回绿水青山的信心;
今天,美丽高岭上的百万亩林海,激励着更多人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的决心。
塞罕坝不是孤本,是可学可复制的绿色范本
“河北北部的围场,早年树海茫茫、水草丰美,但从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出现了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这些深刻教训,我们一定要认真吸取。”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语重心长地指出。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总书记的话,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开始人工造林恢复当地植被。此时,距离清代同治初年,塞罕坝所在的木兰围场开围放垦,大约是一百年。
已经被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能不能人工修复成功?荒原沙地能不能变回绿水青山?
这是55年前塞罕坝提出的生态之问。
“在塞罕坝建设林场是新中国大规模人工造林的开始,实际上也让塞罕坝成为新中国大规模生态修复的一个实验场。”省林业厅厅长周金中说,塞罕坝的绿色奇迹,也充分说明大自然是公允的,只要我们善待它,持之以恒修复生态,就一定可以得到它慷慨的回馈。
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常说一句话:塞罕坝的山是有良心的,你敬她一尺,她就还你一丈。建场55年来,国家投入和林场自筹造林资金累计约10.2亿元。如今,林场有林地面积112万亩,林木总蓄积1012万立方米,林木价值40多亿元。
中国林科院评估结果显示,塞罕坝森林的生态价值,是木材价值的39.5倍。据评估,塞罕坝资源总价值为202亿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19.8。
林业兴带动多业并进,生态好促进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塞罕坝步入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如今,与塞罕坝机械林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仅门票收入每年就可达4000多万元。这片林海每年还可带动当地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20多年持续关注塞罕坝的林业专家、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黄选瑞说:“在极寒、干旱、高海拔的艰苦恶劣条件下,塞罕坝都能够建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岭’,其他地方完全能走出一条可复制的生态文明之路。”
承德历史上也和塞罕坝一样遭遇过生态劫难。建国初期,全市的森林覆盖率只有5.8%。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造林成功,也坚定了承德修复生态的信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承德建起了大大小小50多个林场,全民造林每年投工投劳都在十万人次以上。同样也用了50多年,承德的有林地面积达到3417万亩,比建国初期增加了10倍,森林覆盖率达到57.67%,成为华北地区最绿的城市。
伴随着绿色在承德大地上蔓延,不敢想的变化,来了;没想到的收获,有了。
树多了,水也多了。通过植树造林,承德的水源涵养能力提高了30倍,是华北地区唯一不缺水的城市。水,也成为承德发展绿色产业的新资源,仅去年一年,就有20多家企业到承德投资天然矿泉水产业。包括天然矿泉水在内的十大新兴产业增加值,去年首次超过了传统的“两黑”产业,实现了主导产业的绿色转变。
放眼燕赵大地,同样也在续写着一个又一个绿色传奇。
经过半个多世纪持续不断的造林绿化,全省有林地面积比建国初期增长了10多倍,特别是近五年来,全省每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都在500万亩以上,造林数量、质量均居全国前列。据监测,2009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实现了土地沙化逆转。防沙重点区域内的承德、张家口两市,由沙尘暴加强区变为阻滞区。近十年,京津冀春季沙尘天气减少了七成多……
塞罕坝,就是一座人与自然关系的博物馆,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所有问题的答案。
塞罕坝,不是孤本,而是可学可复制的范本。这个生动的范例告诉我们,敬畏自然、珍爱绿色,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当这个绿色情结升华为一种绿色信念的时候,人与自然美美与共的理想家园正渐行渐近。
塞罕坝不是一代人的故事,而是几代人共同创造的未来
常言道,十年树木。但在塞罕坝,十年的树,只有半人高。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塞罕坝见证了坚持的力量。55年,一代接一代,一茬接一茬,一锹接一锹,造绿不止,护绿不停。对绿水青山的信心,让塞罕坝人有了这种历史的耐心。
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回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的于雷,是一位林三代。从爷爷于占江那一代算起,他们家24口人,先后有14人在林场工作。
1962年,于占江带着两岁的大儿子于文阁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曾在阴河林场的燕子窑检查站工作。有一年春节期间大雪封山,搭不到车,为了节后按时返岗,他就背着干粮提前两天步行从家出发赶回林场。
于雷说:“老一辈们无暇体味生活的滋味,在忙忙碌碌中生活着,抚育着孩子,也抚育着林子。等我们茁壮起来,他们又化成土,匍匐在我们脚下,滋养着我们,滋养着树……”
在塞罕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俗话,被林三代们改成了“前人栽树,没人乘凉”。因为增绿护绿的责任,不比当初造林轻。“明星瞭望员”刘军、刘淑艳的儿子刘志钢,已在塞罕坝当了4年扑火队员,工作中他从不敢懈怠分毫;森防站站长国志锋是林场第一个森防专业的大学生,他和同事们探索出的多个行业技术标准被应用到林业系统……“老一辈人留下的林子,我们得把它守好。”是这些林三代共同的心声。
绿色的信念一代代传承,奋斗的精神一代代接续。
55年来,林场领导班子换了十几任,但生态优先的理念代代相传。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建设规划曾做了三次,生态优先理念贯穿始终。其中,1993年版规划明确,森林公园的景观建设应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基本原则;1999年版规划在环保等方面有了更明确的要求,细到“只能使用以电为动力的游艇或人力游艇”这样的规定;2016年版规划里则明确,公园可分为生态保育区、核心景观区、管理服务区、一般游憩区。其中,生态保育区严禁开发,核心景观区限制开发,两者面积占林场总面积的59.3%。
只要影响到树,影响到绿,眼前有钱也不赚!相反,只要有利于树,有利于绿,他们从不计较,十分舍得。
在塞罕坝采访,记者曾目睹了今天的务林人是怎样艰难地种下一棵树。在倾斜近45度的石质山坡上,人们整地挖坑,头稍微低一些,额头就会触到坡面。瘠薄的土层间除了石头就是砂岩,尖镐砸向岩石间的一刹那,会溅出很多火花。最多的一个树坑,人们竟捡出了大大小小200多块石头。许多山坡,坡陡地滑,驮树苗的骡子上不去,只能靠人背着树苗往上爬,人们的后背上都留下了麻绳深深勒过留下的疤痕。
近年来塞罕坝的造林攻坚,就是向着这最后的近9万亩石质荒山进发。在这些地方种树就好比是在青石板上种树,成本很高,每亩地要1200元左右,而国家补贴为500元,其余的就需要林场自筹资金。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了80%,最后这块硬骨头,还值不值得啃?塞罕坝人说:植树造林,利在千秋,哪能总想眼前值不值得?
到明年,最后的这些石质阳坡硬骨头也会被啃下。成林后,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86%的饱和值。但塞罕坝人对绿色的追求不会就此停止。
面对人工林的树种单一、没有形成生态链的先天不足,80后姑娘陈露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抚育间伐等办法,把人工林恢复到像原始森林那样自然循环的状态。有人笑话我们说,不可能,猫怎么能变成老虎呢?但我们坚信,通过一步一步努力,肯定有实现的那一天!”
半个多世纪过去,塞罕坝人抱守初心的理想常在,愚公移山的气魄依然。
采访归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沈静文深有感触:“外人看现在的塞罕坝,树都栽得差不多了,塞罕坝人可以松口气了,可他们又在提高森林质量的路上继续跋涉着。这里的人们并非一心交差,而是抱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
面朝林海,播种希望。
美丽中国不仅在于山清水秀的美丽风景,更在于千千万万颗像塞罕坝人一样的美丽心灵。我们每个人都是珍惜生态、爱护环境的积极行动者,都能成为绿色家园的建设者、守护者和传承者。
这,就是塞罕坝那片绿色带给我们心灵深处的震撼与感召。(记者潘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