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记者崔峻 记者赵永辉摄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可能会有些奇怪。塞罕坝的颜色,过去虽然有飞鸟不栖、黄沙蔽日的情景,现在肯定是绿的啊。
的确,对于55年前这样一个“带着任务而生”的地方来说,她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都离不开这个绿字。
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团队在前期策划、调研和最初前往塞罕坝的采访,都试图围绕着绿字做文章,但是在采访中我们却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
如果说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的根基,那么几代人奋斗努力的红色精神就是塞罕坝的灵魂,而塞罕坝在更加广阔天地的意义在于,对建设蓝天净水美丽中国的示范作用。
从绿色到红色再到蓝色,不仅仅是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不同层次的内涵,也是我们在策划报道塞罕坝事迹中,不断总结并加深认识的一个过程。
做好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的报道,充分利用全媒体的多种手段展示塞罕坝人奋斗历程,这是北京青年报塞罕坝特别报道组一开始举行策划会就确定的基本策略。
只有亲眼见到这壮观的绿,才能体会到创业者在黄沙遍地的坝上创业时的艰辛和不易。
事实上,早在去林场之前,我们先去了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探望住在这里的老一代林场人。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尹桂芝和杨茂林夫妇。他们面对着我们的摄像机,一人一句地回忆着1962年刚刚去坝上的情景。
讲着讲着仿佛又置身于当年的那个场景,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无所畏惧”回到了脸上,而当老人说我们家三代人都是林场人时,脸上细微之处透出一股子自豪劲儿。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将塞罕坝从黄色变成绿色,第一代创业者的故事打动的不仅仅是前去采访的记者,当我们把这个视频发到网上后,很快成了“爆款”,在新浪微博平台的播放量超过了千万次。
在塞罕坝初期的采访完成以后,经过几番讨论,确定了报道的主题“巍巍塞罕坝”。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第二代、第三代的塞罕坝人,很多人的姓名中带林、木、绿这样的字眼。
这其实是一种精神的传承。第一代造林艰辛,第二代和第三代守林更不易。
每一个“林二代”和“林三代”和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祖辈父辈创业的艰难和他们守护的责任。
传承的不仅仅是林场的事业,还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色,但是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是一脉相传的。
刘军夫妇,11年前登上望海楼后,就像是长在了上面。他们11年就干了瞭望火情这一件事情,把父辈种下的树守好,真正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55年来,百万亩塞罕坝竟然从未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这已经不是奇迹这两个简单的字能够描述的。
在这次采访报道中,我们认识到: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变迁史,不仅仅是一部艰苦奋斗的绿色奇迹,更是一曲无私奉献的红色壮歌。
所以,我们推出“巍巍塞罕坝”系列报道的上篇和中篇时,分别把报道的主线定为“奋斗路”“精神谱”,这是塞罕坝人带给我们的震撼,也是我们试图向读者传递的巨大精神财富。
采访中,我们遇到的游客无一例外地感叹这里“天空真蓝,这地方真美。”
实际上,浑善达克沙地就在眼前,一边是沙漠,一边是绿林,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当时我的感受是,以后想在北京看到沙尘天气,难了。
我们的新媒体平台在报道塞罕坝事迹的时候,也是从北京人的角度出发,专门写了一篇“@北京人”的文章《你能远离黄沙,也要感谢这里》。
有一天,我经过林场旁边一户农家院时注意到,老板在客人出门时一定会提醒他们爱护每一棵树,千万别抽烟。
老板跟我说,村里人特别在乎这些树,因为有了林场,才有了他们的生意和产业,大家有个共识,宁可让家门上的门牌掉了,也不能让防火责任牌掉了。
这句话很朴实,但却点出了“与林共进”的道理。
我们对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也逐步加深:塞罕坝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她的意义在于为我们建设蓝天净水的美丽中国提供了样本和范例。“世界这么大,我想去塞罕坝”,这是北京青年报“巍巍塞罕坝”系列报道在新媒体端的收官之作。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塞罕坝绿色的根、红色的魂和蓝色的梦。 (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 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