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头乡,在白洋淀中心水域,四面环水。村村遥望,沟壕相通,苇绿荷红,野鸟飞翔。华北平原的广袤、一马平川,有时也是一种枯燥,但在圈头,多了几分水色带来的妖娆。地理环境决定了这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却也造就了人们性格中看似难以解释的雄武之气——其实是有原因的,不然,当地的少林会和八趟掩手,又怎会在这里繁衍与发展呢?
在雄安新区划定的版图内,与“武”相关的故事比比皆是,最有名的还是雄县的鹰爪翻子拳。以上种种,都是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每提及陈子正、郝恩光等武师的名字,都会让白洋淀人感到由衷自豪。这些武师在中国武术史上皆可留名,而他们留给家乡的除了武术技艺,还有更难能可贵的武术精神和凝聚而成的尚武之风。
雄安之“雄”,或说阳刚之气,要从剖析这里人们“尚武”的基因开始说起。
鹰爪翻子拳也是今天雄县重要的文化遗产。尽管拳术和经济发展比起来,听上去更加古老,但其所代表的精神,却仍为雄县人津津乐道。
在更多人的认知中,雄县李林庄村并无名气。和华北地区很多村庄一样,这里没有秀美河川,旷野给了这片土地更多的奔放,也诞生了一代武术宗师和他创造的鹰爪翻子拳。
故事,要从明朝说起。
明代大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记载:“古今拳学,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八闪翻此亦善之善者也。”戚继光说,有的拳术有下而无上,有上而无下。言外之意,八闪翻首尾相顾、前后兼施,更为完善。
作为中国传统拳术,八闪翻在明代达到鼎盛,在当时又被称为翻子拳。然而,彼时的翻子拳,按照今天的话说,并没有实现品牌化。好在后人继承和创新,产生了诸多分支。它的繁衍分支中,最重要的硕果便是鹰爪翻子拳。
鹰爪翻子拳也是今天雄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尽管拳术古老,但其所代表的尚武精神,却仍为雄县人津津乐道。
鹰爪翻子拳的一代武术宗师陈子正,1878年出生于雄县李林庄村,他一生跨越清朝与民国,见证了封建社会的结束与民主革新的开始。
时至今日,关于陈子正并没有完整系统的历史记载,他的生平几乎全部与鹰爪翻子拳相关。据说,陈子正自幼性格内向,但又身材健硕,动如脱兔。儿时与同伴打闹,从不吃亏,甚至以寡敌众。
古时的雄县,习武之风甚盛。据说,在李林庄一带,有数位武艺高强之人。这样的氛围,也给当地年轻人树立了习武健身的榜样和楷模。
陈子正的舅父刘成有,本就是一位远近闻名的武术高手,授业于“飞腿”杨景山,翻子拳名家刘德全、董宪周,后得刘仕俊的岳氏散手真传,软硬功夫皆精通,人称“江北刘”。
在李林庄老人们的回忆中,当年的趣事还历历在目:幼年陈子正爬树,身体倒挂着与人说笑,手上还比比划划,面不改色,轻轻松松。刘成有见此,便留下一句“传我技者,此子也”。
当时在李林庄,能够拜刘成有为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刘成有武功造诣深厚,收徒也近乎严苛。他看中陈子正,与外甥身份毫无关系,单纯是看重了陈子正本人极高的天赋。
刚中带柔,柔中有刚。直出直入,拳不离中。鹰爪翻子拳最为人称道的是,在出招时那种令人生畏的气概。
陈子正正式拜刘成有为师后,开始加紧苦练。在刘成有的手下,陈子正内外兼修,拳、掌、臂、腿、身处处见功力。尤其是“鹰爪拳”功夫尤深,抓物物损,抓人则骨肉俱伤。这也是陈子正后来创造“鹰爪翻子拳”的根基。
见陈子正每日习武,村中的年轻人既羡慕,又有些不服气。有一次,十几个年轻人找到陈子正,要他亮出真功夫,与大家一较高下。陈子正并未应允,因他记得师父教诲,不与人斗气比武。陈子正只是默不作声地将院中一块几百斤的巨石轻松搬起,众人见状,知难而退。从此,村中再无人敢和陈子正造次。
时间到了民国初年,匪盗横行,雄县也常有盗贼出没。1913年,一伙土匪到李林庄抢劫,陈子正终有机会成为孤胆英雄——虽然他赤手空拳,但是闪躲腾挪间,十几个土匪竟始终无法触及他的身体。
躲过几招,陈子正开始还击。他拔下一棵直径约10厘米的柳树,树干就成为他的武器。土匪被打倒,其余人见状,四散逃窜。从此,土匪再不前来袭扰李林庄。
如果陈子正的武功造诣仅限于此,他也便不会成为一代武师。从十几岁时开始,陈子正便开始潜心研究翻子拳。他的拳术,源于翻子拳,又不局限于翻子拳,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套路——既有翻子拳的闪翻,又有少林拳的快捷。他的翻子拳坐如山岳,行如风雷,劲力雄遒,气势磅礴。因为刚健与实用的攻击性,也因为鹰爪的手形,陈子正的拳法,被称为“鹰爪翻子拳”。
无论老幼,练习鹰爪翻子拳的一招一式都是讲规矩的。一拳一脚,都是手、眼、身同步,精神与气力高度结合,全身用力,却又放松肢体,爆发于出拳的一刻。刚中带柔,柔中有刚。直出直入,拳不离中。鹰爪翻子拳最为人称道的是,在出招时那种令人生畏的气概。
今天的雄县,还有不少人在习练鹰爪翻子拳。老一辈留下的传统武术精髓,在芦苇碧波间传承。
上世纪20年代后,陈子正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中国东北到南洋新加坡,鹰爪翻子拳逐渐盛行一时。在今天的中国,鹰爪翻子拳除了在保定地区外,在西北和东北地区,仍然有不少人习练。
传承至今,鹰爪翻子拳已经成为文化遗产项目,并不断有机会亮相全国乃至世界舞台,这或许是最能够让陈子正欣慰的事。
2017年6月,第六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举行。来自河北省雄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鹰爪翻子拳,参加了中华传统武术的展演活动,鹰爪108式、节拳、连拳、地躺拳、罗汉拳、流星锤、双钩及刀枪对决等精妙有力的鹰爪功夫赢得了阵阵掌声与喝彩。
鹰爪翻子拳的套路一般短小精悍,发力迅猛,双拳密集如雨,架势俯伏闪动,动作一气呵成,所以拳谚称“翻子一挂鞭”。翻子拳的劲道,强调脆、快、硬、弹。近年来,翻子拳与戳脚、劈挂相配为伍,因此也追求吞吐发力、辘轳反扯和搅靠劈重的劲道。翻子拳特有的器械有八步连环进手刀、绵战刀等。
作为陈子正的师父,刘成有除了传授给弟子拳术,更将武术精神渗透于下一代。陈子正也一直记得师父的教诲:传道授业,让更多人强身健体。
改良传统翻子拳,新创鹰爪翻子拳后,陈子正开始走出白洋淀。1918年,他来到上海,在大名鼎鼎的精武体育会教授鹰爪翻子拳,颇受习武之人欢迎。
战乱年代,武术宗师身上总会有一些传奇的故事。据说,陈子正在新加坡时,有一位美国大力士向其约战。开打时,美国人欲出拳暴击,陈子正略微一闪,伸出“鹰爪”“叼住”对方的拳,分筋错骨,捏断了美国大力士的手骨。
上世纪20年代后,陈子正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中国东北到南洋新加坡,鹰爪翻子拳逐渐盛行一时。在今天的中国,鹰爪翻子拳除了在保定地区外,在西北和东北地区,仍然有不少人习练。
1933年,陈子正病逝,一代武师就此陨落,但他的鹰爪翻子拳,却传于后世。陈子正留下的著作,包括《鹰爪连拳五十路》《鹰爪翻子拳摘要》等。
在农事不忙的时候,圈头人也会为自己的生活添上特别的注脚,武术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去过白洋淀的人都知道,在水区中央,有许多村庄相隔相望。圈头乡,就是这样一个水乡。这里盛产鱼虾蟹和鸭蛋,心灵手巧的妇女,还将男人们带回家的芦苇,编成各种各样的制品,亦成特色。
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与水相依相伴,出门需要乘船荡舟。在农事不忙的时候,圈头人也会为自己的生活添上特别的注脚,武术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八趟掩手,这样的名字有些拗口,但在安新县当地,却是鼎鼎有名的一门武术。在安新县的圈头乡街头问起八趟掩手,男女老少都能比划两下子,可见八趟掩手在当地受欢迎的程度和影响力。
和鹰爪翻子拳一样,雄安一带的武术,也都极具实战性,绝非花拳绣腿。八趟掩手在当地俗称“近手”,属于内家拳,是一种古老的拳术。总结起来,八趟掩手的特点是“拦截快、发招猛”,给人带来的是迅猛之感。
朴实明快,直来直往,一屈一伸,刚柔相济,流畅自然。八趟掩手亦为形意拳,严密紧凑,动作幅度小,力量与速度又出类拔萃,“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在形意拳的要求中,“迈步如行犁、落脚如生根”,桩步沉实,步法稳健。宽胸实腹,气沉丹田,气力合一。
八趟掩手的另一个特点,是协调与整齐。授教结合,动作协调,要求“内三合”与“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不难想象,八趟掩手拦截快、发招猛,能迅速克敌制胜,适合于近战与巷战,是侦察兵擒拿格斗的技击战术。
略有遗憾的是,八趟掩手的传承并不理想。多年来,八趟掩手更多依靠家传,且有些套路传男不传女,或者留一招不传,所以传承的内容越来越少。人人会两招,但全部掌握真传的人,却少之又少。
无论如何,还是有人在坚持做传承的工作。圈头人李玉琳,是国家知名武术教练,其子李天骥在武术上也颇有建树。父子二人经常回老家传授、指导武术技艺,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圈头人张宝玉出类拔萃,技艺精湛,上世纪80年代成为省内知名武术裁判。
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之下,古老拳法正在与时俱进。千百年来的技艺,并非一成不变,根据人们的研究与参悟,加入了更多的技术与理念,让八趟掩手在实用范畴之外,技艺特色更为突出。
刚毅而不暴力,实在而不虚无,如此尚武,也正是雄县和安新一带,成为武术之乡的根基。
安新县圈头乡武术氛围之浓,在白洋淀一带有口皆碑。与此同时,圈头乡还出现了以习武为主题的社会组织——少林会。少林会,百年来作为圈头人习武的固定团体,一直很受欢迎。加入少林会几乎成为圈头老老少少的人生“必修课”。
20世纪初,圈头人郝恩光,将少林会引入圈头村。从那时起,少林会是一个组织,也是圈头村最重要的社会团体,后逐渐成为圈头习武之人的信仰所在。
李玉琳,便是郝恩光的大徒弟。李玉琳在青年时期,曾借一身武力,领导村民一起抗击侵略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成为武术教练。郝恩光之子郝家俊,亦在天津设立武馆,收徒众多,桃李满天下。
少林会在早年的发展中,为尚武的圈头乡一带建立了颇有凝聚力的依托平台。在少林会中,有不少人带着一身武艺参军抗日,保家卫国。
和平年代,圈头乡一带习武风气未减。逢年过节,少林会仍然沿袭着百年来的出会传统——每年腊月三十、正月十四至十六、正月十九至廿一,少林会都会为村民们表演武术。
如果你恰逢这三个时节来到圈头,便可有幸大饱眼福。少林会的表演并非简单的比武,各种武术套路竞技也是精彩纷呈。为了表演,少林会的人会提前准备,每年出新。少林会的表演,也成了圈头人最大的期待。
虽然武术套路在不断改良,但不变的是少林会表演时的伴乐。武术伴乐,也是少林会为了将武术更加深入人心所做的创举。
少林会有一套欢快、紧凑、稳健的伴乐,有大锣、大鼓、大镲、大铙、小大锣共同演奏而成。表演时热闹非凡,四里八乡的村民,也都乐于赶来凑个热闹,百看不厌。
表演中,除了长拳与花拳,少林会也会用上六合枪、六合刀等器械。
今天的少林会,更多人抱着强身健体的目的。让人欣慰的是,圈头习武代代相传,年轻人也纷纷入会。虽然那些武术高手,渐渐老去甚至离世,但精湛武艺,却在这片土地上始终流传。
更重要的是,少林会传承的那种武术精神——强身健体、除暴护身,为生产与生活而服务。刚毅而不暴力,实在而不虚无,如此尚武,也正是当地作为武术之乡的根基。
无论站在面前的是敌人、侵略者,或是生活中这样那样的困难,燕赵儿女凭借着代代传承的“尚武”精神,从来都不曾退缩过。
时光荏苒,人类的繁衍生息从不停歇。千百年来的习武传承,在白洋淀一代也从未间断。这样的传统,一直到今天的信息时代,也能够融合在一起。
在圈头,生活富裕了,几乎家家都有了电脑,人人有了智能手机。和过去出行艰难相比,这里的人们现在不用出淀区,也能够轻松地和世界交往。人们的业余时间,也得以更加充实和丰富。
但显然,“电脑儿童”基本不存在。这里的年轻人,在享受信息便利的同时,也不忘传统,他们总是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去习武,去钻研传统文化。
这是属于白洋淀的气场,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选择融入。尽管鹰爪翻子拳、八趟掩手,这些拳术应用于实战,还要追溯到7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时期,但是习武强身却给了白洋淀人良好的体魄和胆识,常人难以匹敌的实战技巧。
新中国成立后,习武的传统并未在这里遗失。少林会仍在,武馆仍在,习武之人仍在。在广袤的华北平原和白洋淀水乡,传统武术这种古老的因子,始终在燕赵儿女的血管中流淌。(申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