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中心成立了爱晚书画社、金色年华合唱团、东方京剧社等兴趣性组织,还经常举办健康养生讲座、书画展、交谊舞会、生日会等活动,让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资料片
□河北日报记者 解丽达 孙占稳
1月27日,农历除夕,街道上比平日冷清了许多,人们大都团聚在家里,等待着守岁迎新。而在燕达国际健康城内,千余名北京籍老人留在这里集体欢度春节。在老人们的眼中,这里就是家。
燕达国际健康城位于京东的燕郊高新区,由燕达医院、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等六大板块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8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50亿元,于2011年初投入运营。
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住着1600余名老人,其中98%来自北京。目前养护中心一床难求,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今年春节期间,除个别老人返京与家人团聚外,绝大部分老人都留在了河北过年。
“三心”老人的幸福晚年
挂上红灯笼,贴上红窗花,亲手书写春联,摆上瓜果梨桃……1月27日一大早,84岁的胡劼老人便忙活起来,准备迎接新年。
穿好花棉袄、系上红围巾,胡劼对着镜子细致地画上眉毛、涂上淡淡的口红。“过年就要有点喜气!”胡劼说,虽然身边没有亲人,燕达却给了她幸福的晚年生活。
胡劼是北京市一位退休干部,老伴儿10年前去世,儿子一直在大连工作生活。独自住在北京一所没有电梯的老式楼房里,胡劼感到越来越不便。“有一次腿摔坏了,都下不了楼。”她说,听了朋友的介绍,来到与北京一河之隔的燕郊,她一下子爱上了燕达健康城。
胡老有写日记的习惯。除夕这天,她特意换了一本崭新的笔记本,并翻开第一页写上卷首语。“今年我84岁了,现在过得很幸福,可以归纳为‘三心’。”——这是文章的开头。
这“三心”来自她在燕达的生活——“定心”,在北京没有亲人陪伴,这里有医护人员,有老年同伴,心里安定;“舒心”,用自己的养老金支付养老费用,不靠儿女供养,心里舒坦;“欢心”,在燕达养护中心可以唱歌、跳舞、写字,日子过得欢乐充实。
“三心”说出了许多燕达老人的心声。
记者了解到,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分为自理区和非自理区。在自理区,养护中心配置了中式、美式、欧式、东南亚式等不同风格的居所,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老人可以自己做饭、洗衣服等,还可以到老年大学、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等去学习娱乐,和居家养老没有什么区别。而一些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失能老人则居住在非自理区,享受专业的护理服务。
“医养结合”为老人解忧
1月27日上午,居住在养护中心自理区的陈岩老人来到护理站,测量血压。“陈阿姨,您的血压正常没问题。过年娱乐活动多,注意休息。”护士长王霜放下听诊器,微笑着告诉老人。
“今年在燕达过年的老人多,我们医护人员都是正常上班,和平常没有区别。”王霜介绍,养护中心400多名医护人员全部在岗,保证老人过节期间的健康安全。
89岁的陈岩是燕达的“元老”,已经在这里住了6年多。“当初选择燕达,就是看中了燕达里面有医院。像我这样上了年纪的经常需要上医院。”
6年前,陈岩来北京的女儿家探亲小住,无意中来到燕达,当即决定留下来。现在,她几乎每年春节都让儿女到燕达来,一起在这里过年。
83岁的国家话剧院原党委书记吕德康在家摔折了肋骨,医院住得久了,实在心烦。他梦想有一片树林,在河边倾听鸟鸣,呼吸新鲜空气。一天,单位组织参观养老院,他在燕达看到了梦中的场景,便义无反顾住了进来,还成为养护中心老年大学的书画老师,日子过得愉快充实。
养护中心的北侧就是燕达医院,一条宽约60米的水系带状公园将“养”与“疗”隔开。养护中心与燕达医院紧紧相邻,老人若突发疾病,护理人员可第一时间把老人送到医院救治。今年1月5日,京冀医保直接结算服务协议签约仪式在燕达医院举行,燕达医院开通全国首家异地结算系统,这为在北京参保、在燕达养老的老人们解除了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