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关鹏玉 河北日报记者李建成)12月9日,笔者从承德市民政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市从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4项社会救助着手,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惠及困难群众。
今年,该市全面复核了城乡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面推进按户施保政策。自今年10月起,城镇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82元提高到450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每年2800元提高到每年3300元,实现了农村低保线与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
将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纳入救助范围。对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进行补贴,保障其获得基本医疗保险服务。逐步将建档立卡人员列入参合救助范围,给予适度救助补贴。同时,将住院救助比例提高至70%,不断增强医疗救助兜底保障作用。目前,全市共医疗救助2.1万余人,资助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参加新农合19.4万余人。
将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纳入救助供养范围,不断提高救助供养水平。全市共有农村特困供养人数2.6万人、城市特困供养人数1011人,共支出资金7717万元。全力推进滦平县和双滦区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社会化改革试点,开展社会化有偿养老服务。
规范临时救助对象范围、标准和方式。目前,各县区均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全市223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了社会救助一站式受理平台。健全了临时救助审核、审批工作流程,全面推行临时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急难有救。目前,全市共发放临时救助资金992万元,共救助623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