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幸福健康的老人,如何安度晚年、避免走失,需要家庭、社会和有关部门共同关注。 赵 杰摄
河北蓝天救援队组织黄手环的发放活动。 焦强提供
河北日报记者 周聪聪
[阅读提示]
日前发布的《2016年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全国每年约有50万老人走失,平均每天走失老人1370名。迷路、精神疾病和老年期痴呆是老年人走失的重要原因。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人的走失,也越来越强烈地触动着社会的神经。
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民间组织,都在努力搭建走失老人回家的路。在寻找走失老人的新型公益活动中,网络科技等新技术、新手段也在变得越来越高效。
但怎样更有针对性地预防老人走失,怎样更高效地开展社会联动帮助寻找走失老人,仍是家庭、社会和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认真思考、探索解决的问题。
“几乎每天都要接到一两个寻找走失老人的电话”
10月10日,一场寻找走失老人的爱心接力在燕赵上空无形的电波里扩散着。
“在直播过程中,我们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来电听众语气焦急地请求帮助寻找自己的叔叔、70岁的闫金成。”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992大家帮”节目主持人林夕回忆。
“老人于10月9日下午5点多,从定州文庙街走失,身穿蓝色上衣、绿色裤子,身高1.68米,嘴上有疤。”
很快,听众便传来反馈。
“老人在京港澳高速上,正往南走。”
“定州南下高速看到老人了。”
“老人在定州南高速口往南走,正逆行在车道上!”
伴着听众一条条动态的信息反馈,节目组联系到了定州高速交警大队,请求施以援手。最终,老人得以安全回家。
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每个走失的老人都这么幸运。日前发布的《2016年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全国每年约产生50万走失老人,平均每天就有1370名。
数据触目惊心。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人走失正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石家庄市新华公安分局省二院警务站副主任刘希昌介绍,今年年初至今,在短短10个月的时间里,经他自己处理的老人走失的求助报警就已近20起。“其中不乏多次走失者”。
而刘希昌初步统计的还只是自己所在警务站四班倒中的一班,他们这个警务站也仅是石家庄众多街头警务站中的一个。
“几乎每天都要接到一两个寻找走失老人的电话。”林夕说,“以前也偶尔听说走失老人的事儿,但不上节目真不知道这个问题如此高发。”
一个走失老人背后,往往是一个陷入痛苦深渊的家庭。
过去4年里,沧州的孙海民一直挣扎在内心的歉疚和担心中无法自拔——4年了,走失的母亲音信全无。
2012年父亲去世后,孙海民将精神备受打击的母亲从农村老家接到城市。然而,就在进城一个月的时候,上街买菜的母亲毫无征兆地消失在了城市的车水马龙里。
发布朋友圈、加寻亲群、找媒体帮忙……4年里,孙海民几乎穷尽了自己能想到的任何办法,但母亲却音讯全无。
4年来,孙海民再也不敢搬家。每逢刮风下雨、时令变化,他总会揪心地想起自己的母亲。“天这么冷,她在外面吃什么,穿什么?”甚至,从不迷信的孙海民找过“大仙”,结果当然一无所获。
“把母亲接到市里本来是想让她享清福的,谁想到反而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了。”整整4年,只要一提到母亲,孙海民内心的愧疚就如潮水般将自己灌得透不过气来。虽然他仍在怀着希望寻找,但内心也一直潜伏着一个更加不好的念头:走失,绝不只意味着下落不明——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在被亲人找到之前,就由于饥渴、跌倒,或本身患有的疾病,甚至交通事故,导致残疾、死亡。
不测的事故,在现实中一再无情地上演。
2016年春,经过一个多月的寻找,张琴终于在救助站见到了自己的父亲。
但眼前的老人,目光呆滞,衣衫破烂。
最令张琴心痛的是,父亲的一支袖管下已经空空荡荡,身上还有大面积瘀伤。事后医生诊断说,老人断臂是由于瞬间受到重击,“比如交通事故”。
即便如此,张琴在心痛之余也只能选择庆幸。“总算是把老人活着接回了家。”
“我们在节目连线中发现,很多老人在走失后,都会不知不觉来到城市主路或市外高速公路上。路上来往车辆多、车速又快,极易造成事故。”林夕介绍说。
在今年2月15日至9月6日不到7个月的时间里,移动终端的知名信息发布平台“今日头条”共帮助发布走失老人信息1156条,而跟踪回访统计显示,其中仅602人成功找到,441人尚未找到,113人确认死亡。
老人的走失大都令亲属猝不及防
今年还不到65岁的老张看不懂钟表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了,眼看着表盘上的指针在“滴答滴答”走,可他就是没办法弄明白指针指示的是几时几分。
外人看不出老张有任何问题。从石家庄市某部门领导岗位退下来没几年的他,看起来开朗、热情而健谈,路上每遇熟人打招呼,都喜欢上前寒暄几句。
只有家里人知道,老张近两年的记忆力出现了明显衰退——自打不久前的一天老伴让他出门买些姜,老张便开始雷打不动地每天从菜市场带一包姜回来!
看着厨房里日渐堆起的生姜,老伴叫苦不迭。甚至,因为老张每次买东西都不记得等着卖家找零钱,如今家里人已不敢往他的兜里放50元、100元面额的钞票。
“老张这样的症状属于典型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如果病情初期不进行干预治疗,老人很快会发展为不认识家人,并且容易迷路走失。”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记忆门诊主任医师刘丽军介绍说,阿尔茨海默病约占“老年期痴呆”的59%,是导致老人因病走失的一大疾病。
与儿童走失不同,老人走失几乎不涉及恶意拐卖或离家出走,绝大多数都是因病走失。2016年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走失老人中72%的老人大多都出现记忆力障碍情况,其中,经过医院确诊的老年期痴呆症患者占到总比例的25%。
伴随着生命的老去,各类老年疾病也进入爆发期。随着社会老龄化加速,我国目前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就有1000万,60岁以上人群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比例达6%-8%;80岁以上人群中,这个比例高达20%-30%。这样的老人在走失后往往说不清楚身份、家庭地址等信息,派出所民警也很难帮其找到家属。而多数患病老人甚至会出现反复走失的现象。
“这种病又是不可逆的,如果发病初期得不到及时干预治疗,只会越来越严重。”刘丽军表示。“从轻度认知障碍发展为完全不认识人这样的重度老年期痴呆,大概只需要五六年时间。”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阿尔茨海默病。“但不能简单地将老年期痴呆完全等同于阿尔茨海默病。各种事故、手术之后、抑郁症,以及有些老年疾病,如脑梗、脑血栓后遗症等都容易使老人出现记忆力下降等认知障碍问题,并发展为老年期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只是其中的一种。”刘丽军说。
为了唤起社会的关注,并使老年期痴呆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国家卫计委建议全国三甲级医院建立记忆门诊,目前全国已经有200多家记忆门诊。但由于公众对致使老人出现老年期痴呆的诸多可能原因仍不够了解,大多数情况下,老人的走失都令亲属猝不及防。
“平时都好好的,脑子挺清楚的呀!”在警务站处理走失老人求助时,刘希昌常听到家属这样说。
有一次,一个老太太自己来到警务站,一进门就对刘希昌说:“我就出门买个菜,哎——怎么就找不着家了?”经过详谈,老人终于在民警的引导下说出了家附近的标志。“原来她住的地方离买菜的地方才一百多米。”
“记忆力下降是最普遍、也是人们最熟悉的老年期痴呆症状之一。但除此之外,相关症状还包括对时间、地点、任务的日渐混淆,语言表达障碍,性格、情绪异常等。”刘丽军解释说,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使老年期痴呆患者成为走失老人中的主要人群,了解相关症状,有助于亲属及时发现问题,及早治疗,排除走失隐患。
“今日头条”下设的“头条寻人”公益项目工作人员曾华介绍说,他们在对近期收到的求助样本分析中发现,68.47%的走失老人之前从未走失过。“由此可见,结合老人的其他病史,密切关注老人出现的情绪和身体变化,是防止老人走失最重要的前期功课。”
然而,目前许多家庭对老年期痴呆仍缺乏足够的认识,通常会将老年期痴呆症状简单地看作是“老糊涂”,使老人失去了早诊断、早治疗的机会。“同时对老人的生活和行踪也疏于看管。”
不过,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照料老年期痴呆老人,意味着要承担经济和精力的双重压力。
3个月前,在父亲又一次走失并被寻回之后,家在藁城农村的老刘,终于决定到镇上的养老院去打听收费标准。
老刘的父亲今年90岁,5年前便开始“显得有些糊涂”。老刘当时也60岁了,想着自己外出打工干不动了,正好在家照顾老父亲。然而,5年下来,在外出打工时干惯了重体力活的他竟几乎心力交瘁。
5年来,随着病情的加重,父亲渐渐变得连老刘这个亲儿子也不认识了。每天吃过中午饭不到半小时,老父亲便会冲进老刘屋里生气地说:“怎么还不让吃饭?”这种情形,发生的越来越频繁。
而最让老刘无奈的,是父亲总是不动声响地大半夜“出逃”。“凌晨两三点,人睡得正香的时候,谁能想到他就走了呢?”因为听到开门声,从睡梦中惊醒的老刘总算及时阻止了父亲的第一次出走。两三次相同的事情发生后,老刘干脆搬到父亲屋里同住,以便随时监控父亲的动向。但最终,老人还是开始走失了。
“家里有个这样的老人,做儿女的真是没办法。”自己也已经步入老年的老刘深感力不从心,只得把父亲送进了养老院。
由于有些重度老年期痴呆病患者很容易处于“无目的游荡”状态,照看老人,对亲属的精力是个极大的考验。
在精力牵扯之外,财力也是影响老人及时救治的主要原因。据了解,由于目前治疗老年期痴呆类药物主要为进口药,售价相对较高,而此类药物未被列入慢性病医保报销行列,药物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刘丽军就曾亲历过很多放弃治疗的案例,她呼吁老年期痴呆能尽快列入慢性病医保报销范围。
从某种程度上说,近年来老人走失呈现的上升趋势,折射着医疗、养老面临的诸多困境。
“我国的老年期痴呆发病率与国外差不多,老人走失率却是国外的三到四倍。”《2016年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执笔者、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熊贵彬介绍说,在我国,老年期痴呆是老年人走失的一个主因,而人口流动带来的疏于照顾等问题,则加剧了走失风险。
熊贵彬解释,人口的流动包括年轻人因务工从农村到城市,也包括老人因照看孙辈等原因随子女迁居到外地。老人外迁后,因为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区别于传统农村的熟人社会,这一部分老人面临自己不熟悉的环境时,也极易走失。
而对于子女外迁情况,熊贵彬认为,在居家养老仍是我国主要养老方式的当下,子女外迁导致家庭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照料的功能越来越弱,很容易出现老人走失情况,尤其在老年期痴呆患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县乡农村老人的走失比例高于大城市,找回率却远低于城市老人,留守老人是高发群体。”
快速寻人期待更多社会联动
今年春节期间,廊坊燕郊一位82岁老人走失的消息一度在周边地区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而这个寻人故事最终能获“团圆”结局,正是得益于新技术与社会联动的结合。
2016年2月8日是大年初一,家住燕郊的陈文彩中午出门散步后,迟迟未归。心急如焚的家人想尽办法“发动所有力量”上街寻找之余,开始尝试在微博和当地一些论坛里发布寻人信息。
次日上午,刚成立不久的头条寻人公益团队搜索到陈文彩走失的信息,并主动向家属核实。中午,该团队将老人失踪信息制作成了一条寻人信息,弹窗给了廊坊地区所有相关用户的手机。
“大概有28.2万名用户会接收到这条弹窗信息。”曾华介绍说。
当天,大厂回族自治县夏垫镇一位收到弹窗信息的大姐发现,照片上的陈文彩正是之前在她家附近找水喝的老人。她随即按照弹窗里的电话,与老人家属取得了联系。当晚6时许,即弹窗发布5个小时后,陈文彩与家人团聚。
“技术性变革为帮助寻找走失老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大大提高了效率。”熊贵彬介绍,研究表明,老人一旦走失,其危险系数随时间推移成倍增加,寻找的耗时越长,老人的处境就可能越危险。“这甚至是以分秒计算的。”与传统的走访、发传单等低效寻人方式相比,“寻找陈文彩”这一案例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精准发布,大大提高了寻人效率。
“在老人走失成为一个普遍社会问题的当下,我们需要探索如何发动和借助更多的社会力量,建立更加顺畅、及时的信息沟通机制。”
熊贵彬介绍,目前,除拐卖案件多发的妇女、儿童,官方尚无针对普通人的报失系统。老人走失后,信息发布渠道也相对碎片化,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亲属的发布渠道是四处走访、发传单、微信、微博,可借助的官方力量主要是110,“因为老人走失一般不涉及犯罪,尚未形成一个全国联网的正式寻人平台,寻找老人的报警信息往往只能散布在各个派出所。”
在现实案例中,少部分走失老人进入救助站,却又往往因为老人不能提供个人信息,造成救助站无法帮助其与家属取得联系。目前,民政部门已开始通过合作方式建立全国救助寻亲网站,借助新媒体精准地域推送技术,定向推送救助站内疑似走失人员的寻亲信息。
而这样的社会联动,还可以包含很多。
2016年10月27日,上海就通过互联互通的公交消费数据,对一天前走失的一名初中生的公交消费数据进行跟踪查询,成功找回失踪学生。
看到这样的寻人案例,我们不禁会问:类似的信息数据共享是不是也能用于寻找走失老人?
“老龄化是一个社会问题,无论从公安部门、社会救助部门还是家庭,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家庭一定要从源头做好预防,做好充分的防走失措施。”曾华说,针对老人走失这一顽疾,目前国际上都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比较常用的技术就是佩戴防走失设备。
比如,日本推出的名为“生命吊坠”的项坠。老人走失或发生意外时,前来帮助的人或急救人员可用手机扫描项坠上的二维码,就能立刻获得老人的姓名、出生日期、家庭住址、血型、紧急联络人的电话号码、过敏史、患有哪些疾病等信息,为抢救节省了宝贵的时间。而且,项坠由钛合金或精密陶瓷制成,具有超强抗腐蚀能力,即便老人常年佩戴,也能保证二维码的清晰度。
如今,具有GPS定位功能、携带相对方便的定位仪也能在淘宝上买到。这种大小如一元硬币、可挂在脖子上的定位仪,售价在200元左右。从产品的交易评价不难看出,这种产品已经开始走进很多老年人的生活。
“根据我们的经验,老人佩戴相关的防走失设备,或者哪怕只是随身携带一个写有个人信息的布条,都能大大提高走失后的寻回几率。”准专业公益性民间救援组织河北蓝天救援队队长焦强介绍说,自2016年春,针对已出现记忆力衰退或外出后容易迷路的老人,该队联合石家庄红十字会、省红十字基金会开展了黄手环免费发放活动。
“让人欣慰的是,就在过去半年多时间里,我们发放的黄手环就已经在三位走失老人身上发挥了作用。”焦强介绍,他们每发放一个黄手环,都会进行信息登记,为了对老人信息进行保密,黄手环上只有一个编码和救援队电话。“一旦老人要寻求帮助,或热心人发现老人情况有异,只要拨打救援电话,我们的后台就可以按编码调出老人的住址,并派队员赶去接应。”
据了解,类似的黄手环在我省各地都有免费发放的尝试,但发放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秦皇岛某社区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目前该社区的黄手环发放几乎进入了停滞状态。“社区里的老人明明很多,但大家似乎都不愿意戴,觉得戴上了,好像就是在告诉别人‘我有问题’。”
“佩戴任何防走失设备,都需要让老人先过‘心理关’。”熊贵彬解释说,失智老人及认知障碍边缘老人往往孤僻固执、不愿意佩戴防走失设备,选择恰当的设备和必要的心理疏导就显得尤其关键。
(为保护个人及家属隐私,文中走失老人和家属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