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日报记者路遥 通讯员刘永格
如何增强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通过“造血”实现稳定脱贫?威县探索实施了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把以往直接发放给群众的扶贫资金,转变为资本、资产,投入到产业化项目中,由经营主体按照一定比例将收益分配给贫困群众,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从而达到持久脱贫的目标。目前,全县12863名贫困群众成为每年分享产业项目收益的股东。
位于威县固献乡的德青源(威县)金鸡产业扶贫项目,是当地贫困群众的“摇钱树”。沙河王庄村的贫困群众邢怀信说:“我们是项目的股东,每年都能拿分红,第一笔300元的分红已发到手里。”
贫困群众入股扶贫项目,用的是财政扶贫资金。引进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鸡项目,就是国务院扶贫办资产收益扶贫试点项目。项目总投资3.75亿元,其中0.2亿元是财政扶贫资金,为固献乡、第什营镇、枣元乡和梨园屯镇的4424名贫困农民每人配股4680元。
县扶贫办主任刘宝华说,项目由威州农投承贷承建,北京德青源承包经营25年,每年向威州农投支付租金2500万元。这些资金除每年向银行还本付息1538万元外,剩余962万元全部用作贫困农民的资产股金收益和贫困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
6月中旬,该项目青年鸡一区已建成投用。德青源支付青年鸡一区首期租赁费200万元,为2117户、4424名贫困群众每人分红300元。目前,蛋鸡一区也已投入使用,德青源又支付租赁费200万元,二期和三期工程正在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带动上万人稳定脱贫。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刘宝华深有感触地说,“资产收益扶贫机制,能够发挥出资产的最大价值,让懂市场会经营的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高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
参照“金鸡模式”,依托中国奶业20强企业—君乐宝奶业集团,投资乐源牧业万头奶牛牧场,正在推动君乐宝奶源深加工及乐源牧业第三牧场,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可带动赵村等6个乡镇175个村3030户、6628人稳定脱贫。
开展资产收益扶贫,农户可以深度参与到产业中去,通过自身劳动实现增收。何家庄村贫困村民何金瑜将5.6亩农田流转给收红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根据协议,他还以扶贫补贴资金5600元入股,每年至少可按入股金额10%的比例拿分红。同时,何金瑜和妻子还给合作社打工,并承包了两个菌房。“打工一年下来能赚4万元左右。承包菌房不用掏租金,相当于以劳动入股,只需照顾好双孢菇,年底能得到33%的分红。”
结合不同行业、不同村镇的实际,威县探索了多种扶贫方式。宏博牧业白羽肉鸡项目,通过“分户入股、保底分红、保险保障、集体受益”,带动4个乡镇74个村、贫困户1526户、2988人稳定脱贫,近万名群众稳定增收,目前贫困户每人已拿到450元首期分红。依托威州农投、海升集团、龙集公司等,带动贫困群众建设优质梨果基地及冷链物流,核心是统分结合、资产经营。带动贺营等4个乡镇101个村2160户、4435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根力多葡萄提升项目通过“集体整合土地、企业规模经营、农户入股分红、溢出效益共享”,带动洺州镇等32个村536户、1016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贫困户收入增加,贫困村也从中受益。创新资产收益新模式中,威县为进一步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还探索了“基金模式”,按照基金提取办法每枚鸡蛋提取0.01元建立“蛋基金”,每屠宰一只鸡提取0.05元建立“鸡基金”,对使用“威梨”商标销售的梨果,每斤提取0.02元建立“梨基金”,还计划成立“牛基金”。按照“企业提取,章程管理,特殊救助、集体受益”的原则,由贫困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益事业、实施临时救助等。目前已覆盖的74个贫困村,每年村集体可支配的“基金”收入达到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