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草原游人如织、草原天路自驾“洗肺”……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张北县旅游交出一份漂亮成绩单。假日期间,该县接待游客8.16万人次,实现收入7344万元。今年以来,张北县已接待游客538万人次,实现收入46.73亿元,旅游正让这个坝上穷县变得富裕起来。
近年来,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坝上地区的张北县,把旅游产业作为脱贫攻坚新引擎,把坝上美丽风光做成富民产业,加快旅游与文化、农业融合,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带动县域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希望之路。
一边接待来自国内各地的游客,一边暗自盘算又有多少收入进账,国庆假期那几天,张北县油篓沟镇喜顺沟村村民吕兵明总是笑容满面。从去年开始,吕兵明将自家上下两层、260平方米的住宅对外经营,5月初到10月底一个旅游季就能收入五六万元。在喜顺沟村,像吕兵明这样的农户越来越多。目前,该村131户村民中,有73户经营农家院,还有21户从事手工制品制作。2015年,全村通过旅游及相关产业增收300余万元,直接带动27户村民稳定脱贫。
张北县自然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全县景点景区20余处、精品线路7条,拥有草原观光、草原军事、草原历史文化、草原民俗等旅游形态,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大县。同时,张北又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目前仍有重点贫困村174个,贫困户31520户,贫困人口46828人。这几年,该县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县域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旅游+扶贫”让贫困户分享到了旅游产业发展的红利。
张北县扶贫办主任叶晓东介绍,该县重点在草原天路和中都草原度假村等景点景区周边村发展乡村旅游,引导有想法、会经营的贫困户发展农家乐等旅游项目;鼓励不擅经营、不敢冒险的贫困户通过打工、售卖土特产品等方式,增加了贫困户的经营性、劳务性、资产性收益。仅此一项可直接带动4000多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用坝上美丽风光打开致富之门。叶晓东说,张北县创新景区带动、节庆拉动、农旅互动、能人推动四种模式,推进了“旅游+扶贫”全覆盖。
坚持“全域旅游、全景张北”理念,挖掘整合资源,形成“优势景区为核心、各村都有小景观、各户都是小游园”的格局,实现景区扶业扶人。通过打造节庆品牌,提升名气,集聚商机,对县域经济发展释放倍增效应,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如张北草原音乐节已成为全球最大户外音乐节,成为张北旅游的金字招牌。让农业“活”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产品“俏”起来,把农业农村打上“旅”字号,让农民获得最大收益。政府搭台,能人唱戏,通过致富典型的示范带动,找准脱贫产业,拓宽增收路径。
“旅游+扶贫”,“加”出全新发展气象。
张北县战海乡,距县城56公里,是全县公认的“最偏远乡镇”,因为令人向往的舒爽气候和闻名遐迩的草原天路,这里一年比一年热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也在悄然改变。
“以前大家都往外走,觉得到外面才有一片天地。现在,家乡的名气大了,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这改变了大家的旧思想。很多人想要做点事,主动回来和乡亲们一起建设家乡。”这样的话语,正从越来越多战海乡人口中说出。
张北县县委书记郝富国说,张北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游客都有很大吸引力。张北脱贫,发展旅游是一条好路子,对农民来说也是一项全覆盖的普惠工程。正因如此,张北把“旅游+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共富工程,进行大力推广。
据介绍,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稳步推进、三年率先脱贫”总体思路,张北县将分步实施旅游脱贫计划。2016年,40个旅游扶贫试点村3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出列。2017年,解决40个旅游扶贫试点村剩余70%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实现整村脱贫目标。2018年,旅游扶贫试点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根本改善,旅游功能实现全面提升,形成以旅游业为主的产业支撑,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面小康水平,率先建成一批全面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