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受灾景区启动恢复重建工作 53家景区主汛期后恢复营业

2016-08-09 13:57:1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聂书雪
记者从河北省旅游委获悉,目前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已确定,此后,我省将把恢复重建与旅游产业发展、交通路网建设、防洪整治工程、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全面推进受灾景区涅槃重生、转型升级,建设标准要超过灾前水平。

邢台天河山景区全力推进灾后重建。燕赵都市报记者 孟宪峰/摄

    燕赵都市报记者 宗苗淼

    受特大洪灾影响,我省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的27家景区及在建项目受损较为严重。日前,我省已启动恢复重建工作。记者从河北旅游委获悉,目前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已确定,此后,我省将把恢复重建与旅游产业发展、交通路网建设、防洪整治工程、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全面推进受灾景区涅槃重生、转型升级,建设标准要超过灾前水平。省旅游委将据受灾程度给予适当支持。

    1、景区重建开放 制定时间表

    据悉,石家庄、邢台、邯郸三市共有96家景区和在建项目受损(A级以上景区54家),其中27家受损较为严重。50余家景区外部连接线不同程度受损,涉及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农村公路等共计452公里。

    按照工作方案,平山天桂山景区,灵寿五岳寨景区,赵县赵州桥景区,临城崆山白云洞景区、岐山湖景区,邢台县云梦山景区、天河山景区等,以及邯郸市所有景区,共计53家受灾轻的景区(占全部受灾景区的55%),于8月中旬主汛期过后部分或全部恢复营业。

    平山西苑温泉景区,井陉苍岩山景区,灵寿秋山景区,沙河市王硇古村落,邢台县大峡谷景区、九龙峡景区,柏乡县汉牡丹园景区等,共计16家受灾较轻的景区于“十一”前部分或全部恢复营业。

    赞皇县棋盘山景区,平山县拦道石景区,邢台县仙界山景区、小西天景区,内丘神应王景区、福寿山景区等19家受灾较重的景区,争取明年“五一”前恢复营业。赞皇县嶂石岩景区、平山县紫云山景区、邢台周公山景区等8家受灾严重的景区,争取明年“十一”前重建完毕,全部开放。

    2、优先支持建设重要旅游道路

    据悉,受损严重的连接重点景区的石太北线、西柏坡高速、207国道、S071、S202、S241、邢和公路、邢左公路、平涉线等重要旅游道路,以及景区内通信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将纳入全省各专项建设盘子,优先支持。

    同时,将灾后重建与景区更高层次发展结合,编制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灾后重建规划。开展规划单位援助受灾景区公益行动,在景区原有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景区改造提升,科学规划重建项目,统筹修建避险设施,坚决防止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行洪滞洪区修建基础设施项目。

    聘请国内及省内有关旅游规划以及水利、防洪等方面的专家,对部分重点景区灾后重建规划进行论证把关,确保灾后重建项目科学选址,注重与地方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

    我省还将积极争取各方资金支持,重点支持景区基础设施和项目的灾后重建工作。

    3、规划不合理禁止开工建设

    在规范管理方面,我省将景区防灾抗灾与景区规划、评定、管理等工作相结合,建立景区防灾抗灾长效机制。

    据悉,安全防控将作为景区规划的首要内容。各景区在制定规划时要切实强化安全防控意识,将安全设施、安全预案、安全管理等作为首要内容进行规划设计,对在河道、山洪灾害易发区等开发建设景区景点的科学性、合理性要充分论证,对不符合科学、不合理的规划将不予通过评审,禁止开工建设。

    同时,景区安全也将作为等级评定复核的首要依据。今后,在评定、复核A级景区时,安全设施、安全管理等内容将作为首要评定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对不符合安全规定、存在安全隐患的景区不予评定等级,并责其限期整改。

    目前,河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已成立,相关市县旅游部门将定期深入灾后重建一线,对灾后重建项目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进行实地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