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唐山 激动与震撼难以言表 追忆当年 亲历者惊叹“换了人间”

2016-07-28 11:25:12 来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聂书雪
“变化真的太大了!已经和我们记忆中的唐山完全不一样了!”这是这两天石家庄抗震救援者重回唐山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抗震纪念碑前合影。

■老战友意外相逢。

    第一站:抗震纪念碑广场

    贾清河巧遇66军老战友

    重回唐山,位于市中心的抗震纪念碑广场是石家庄抗震救灾亲历者们的第一站。建成于1986年唐山抗震十周年的抗震纪念碑,是这座城市战天斗地的精神图腾,也是这方人民坚韧自强的性格象征。

    仰望着33米高的碑柱,这些抗震救灾的亲历者肃然起敬。他们仔细品读着碑文,那是“7·28”唐山大地震与震后重建的真实记录。他们认真观看着碑身四周的浮雕,那是象征着唐山人民在祖国八方亲人的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峥嵘历程与英雄业绩。他们不时地拍照,不时地讲述,不时地询问,抚今追昔,感慨连连。

    人群外,突然传来一声高喊:“我是66军197师589团的,有没有我的老战友?”喊话人是一位背着相机的老者,边喊话边高举手臂,向着人群翘首追寻。

    “我是66军炮兵团的。”今年65岁的贾清河高声回应。当年,他所在的部队正在秦皇岛抚宁县拉练,地震发生后,所有战士迅速集结赶赴唐山抗震救灾。

    不是一个师,不是一个团,却因为曾经同在66军,让两位老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我今天是过来拍照的,看到你们打着‘欢迎抗震恩人再回唐山’的牌子,就感觉特别亲切。当年地震时,我们的步兵师步兵团就在唐山,第一时间展开了救援。”找到战友的老者兴奋地告诉记者,并拉住从石家庄一同来的马金泉、刘兵群等几位老兵说,“来,我给你们拍几张照片。”

    唐山抗震纪念碑前,也同样留下了刘氏宗亲会会员与10位石家庄恩人的集体合影。

相关新闻

【动力唐山】八旬幸存者眼里的唐山速度

2016-07-28 11:15:19

震后40年,唐山交通的发展堪称奇迹。如今,唐山已经形成四通八达的海陆空立体式交通网络,人们在便捷的出行中,见证着飞速发展的唐山速度。

【民生唐山】住宅演变,难忘“唐山特色”

2016-07-28 11:11:37

许新民今年64岁,唐山大地震幸存者。从震后最初的简易房,到唐山特色“点式楼”,再到现代化的商品房,他亲身经历了唐山住宅40年的演变,“一步步往好里走,在这座城市居住,我很满足。”

【印象唐山】新世纪,新姿态,唐山再度惊世

2016-07-28 11:05:29

一座城市经历了毁灭、重建、辉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则经历着其从震后废墟到重工业之城,再到如今时尚靓丽新都市的蜕变。

唐山边检站200多名部队官兵观看慰问演出

2016-07-28 11:04:09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为慰问长期驻区一线边防官兵,日前,公安边防总队组织的“砺精兵 砥利剑 铸军魂”文艺小分队来到唐山为基层边防官兵献上了一场精彩盛宴。唐山边防检查站的200多名部队官兵和家属,观看了慰问演出。

40年,唐山演绎凤凰传奇

2016-07-28 11:00:53

英雄的唐山人民用他们不屈的品格演绎了凤凰涅槃的传奇,经过“十年重建,十年恢复,二十年快速发展”,美丽的凤凰城奇迹般地从废墟上崛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