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记者 王丽
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多年坚持义务献血。他没有稳定的工作,目前受雇在夜间开车运送渣土,日工资200多元。为了捐髓却不得不辞了这份工,他说“活儿可以再找,钱可以再赚,捐髓救人不能等”。
他叫剧雷,石家庄藁城人,昨日上午,在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顺利采集了造血干细胞悬液220毫升,成为我省第293例“捐髓英雄”。
“捐髓救人我自豪”
昨日上午,石家庄阴雨绵绵,躺在医院采集机上的剧雷却感觉很温馨、自豪。采集机上,自己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不断地分离出来,汇聚起来;妻子带着一双儿女陪在床上,不时为他敲敲腿;老战友和热心的志愿者也冒雨赶来陪伴,剧雷说,这是一件救人命的好事,这么多人陪我度过这几个小时很感动。
剧雷今年36岁,多年坚持义务献血。“最早是从石家庄老火车站出来,看到广场上的献血小屋,就去了”,剧雷说,后来每半年就去一次,“帮助人的事儿能做就多做一点”。
也是在一次献血中,剧雷留下了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应该是三四年前的事儿了,今年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我很是惊喜”,剧雷在电话里当即表示愿意配合捐献。
“虽然身体有点不舒服,但一想到这很快就让一个年轻的生命重新焕发活力,我就觉得自豪”。剧雷说。
热心捐献者冒雨赶来为他加油
虽然剧雷下定了捐髓的决心,家人不无担忧。妻子说,“他才36岁,是家里的顶梁柱,万一身体有个好歹,我和孩子可怎么办”。为了打消妻子的顾虑,热心的捐献者杨红梅走到了他们身边。
“我们家都是藁城岗上镇的,是真正的乡亲,我的经历或许对他们有帮助”,杨红梅热心公益,更是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了解到杨红梅去年9月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的情况后,剧雷带着妻子详细地咨询了各种细节,最终打消了妻子的顾虑。“既然捐献对身体没有伤害,又是救人一命,我就支持他捐,其他的困难我们我能克服”,剧雷的爱人说。
因捐髓结缘,杨红梅和剧雷一家也成了朋友。昨日一大早,杨红梅就乘坐公交车从藁城往市区医院赶,“谁知赶上下大雨,太堵车了,到医院时已经开始采了”。
为什么一定要赶到医院呢?杨红梅说,剧雷是军人出身很坚强,但是捐髓毕竟是大家都不熟悉的事儿,有个熟悉的人在旁边陪着心里踏实,“我就是来陪着,为剧雷加油的!”
剧雷和爱人都为冒雨赶来的红梅感动,“因为这是做好事,才能有这么多热心人的关爱”。
衷心希望患者尽快康复
剧雷说话干脆、豪迈,透着一股军人气派。采访时,记者发现,他其实也是个感情细腻的人。记者问起患者的情况,他说不太清楚,但自己收到一封患者家属的亲笔信,“这封信你可以看看,别带走,我还要永久保存呢,这也算是特别的缘分”。
信上说,患病半年来全家人都耗尽了心血,几乎绝望。您的采集日就是我们全家的重生之日。
剧雷说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自己能体会患者和患者家庭所经历的煎熬,“就算是个感冒发烧,几天不好家长都急的什么似的,何况这样的大病”。当对方获得配型成功的消息时该是多么期盼呀,所以我不能拒绝,一定要捐献。
昨日12时多,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剧雷共捐献了22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这些生命的“种子”当晚将输入北京某医院的白血病患者体内。“希望这小小的‘种子’能在你体内生根发芽,希望你能尽快康复,健康地生活”,剧雷说这是自己心里最想对患者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