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记者 刘涛
孩子们企盼已久的暑假来了,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很多家长没有放假,仍投入在紧张的工作当中,只能把孩子留在家中或者放回老家,孩子的暑期安全成了家长最牵挂的心事。近日,石家庄市公安局发布相关信息,通过溺水、触电、交通等各种安全问题注意事项,让暑假的孩子们远离“杀手”。
溺水
让孩子远离“野游”
近日,短短几天内就发生多起溺水事件,6月25日,石家庄市一名年仅15岁的少年在滹沱河野游时不幸溺水身亡。6月26日18时18分,两名小孩在石家庄正定吴兴村西、南水北调桥嬉水游玩,不幸掉入水中。
据警方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仅石家庄,每年因“野游”导致溺亡的人数都在20人左右。警方提示:鉴于暑期少年儿童溺水事件多发,在此提醒市民:
1.不让孩子独自下水,时刻专心看护;
2.坚持让孩子使用高质量的救生圈;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防止出现抽筋等现象;
4.不让孩子在水中吃东西;
5.不带孩子去不熟悉、无安全措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
6.绝对不将5岁以下的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里。
触电
教孩子正确使用家电
据全球儿童安全网络“儿童伤害事故调查”的数据显示,有61.2%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里。而触电正是其中的一种,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儿童暑期安全的重要隐患。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各种家用电器的质量短板是造成儿童触电事故的首要原因,也是暑期用电安全隐患的关键。
警方就此问题表示,假期里,很多孩子都是独自在家,多数孩子对于电的危险性并不了解,一定要教给孩子正确使用家电的知识。
警方总结以下基本常识让市民了解如何预防触电:
1.热水器、充电线等物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多教孩子电力安全知识。
2.家里的电源线不要乱接乱拉,用完后应将电源线整理好。
3.给孩子选购电动玩具时,要注意辨明生产厂家,特别注意电玩的设计和安全性。
4.带孩子外出时,不能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
交通
培养交通安全意识
警方介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最主要因素,且严重伤害日益增多。每年暑假,医院收治的因交通事故受伤的孩子中,绝大多数患儿是7至14岁的学龄期儿童。
对于交通安全警方提醒市民,暑假期间,有的家长因忙于工作,没时间带孩子,于是这些学生户外活动也会缺乏监管,因此家长就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遵守交规。
1.尽量让孩子穿颜色鲜亮的衣服。
2.教育孩子不要在马路上嬉戏玩耍。
3.培养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
4.对于幼儿,则要控制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5.如果驾车,一定要让孩子坐在后座并使用安全座椅。
6.12岁以下的儿童不宜坐在副驾驶。
7.千万不要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