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沧州市70多人采食蘑菇中毒
随着雨季到来,潮湿的环境让路边树下、公园草地上的野生蘑菇开始疯长,吸引了很多市民去采摘。沧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去年沧州市发生10余起蘑菇中毒事件,现在正是毒蘑菇生长的旺季,市民千万不要采食。
据介绍,我市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毒蘑菇至少有13种,如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褐柄白毒伞等,一般出现在果园、树林等潮湿阴凉地方。据悉,我市去年发生10余起中毒事件,涉及河间、任丘、献县、运河区、沧县和孟村等地的70余名群众。
疾控专家表示,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而且性质稳定,耐高温,耐干燥,经烹调加工或者晒干都不能消除。中毒后,可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尤其对脏器损害最大。成人进食50克极毒蘑菇可致中毒死亡。为预防毒蘑菇中毒,市民对不熟悉的野蘑菇,不要采摘食用,更要看管好儿童,以免食用中毒。一旦误食毒蘑菇中毒,应立即先采用简易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处理,并尽快送医院救治。(通讯员李更生 记者庞维双)
延伸阅读: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野菜食用安全的风险提示:希望消费者挑选食用野菜时能多加注意,减少因食用野菜而产生的食物中毒事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