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记者王博 [上海报道]
多次“寻找”变成社会热点,申城掀起“回望潮”
6月15日下午,在复旦大学东辅楼一间办公室,上海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辑罗英将《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一书的装帧设计方案交给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金大陆审阅。装帧设计方案几易其稿,这也是课题组成员在该书出版前最后一个重要决定。
就在同一天,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史办负责人刘红菊也匆匆赶来,她正在为出版《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上海中医药大学版》做收尾工作。
作为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课题组负责人的金大陆满心期待,他所主持的课题一个多月后又将结出丰硕成果——除了30多万字的《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即将出版外,还有复旦版、上海交大医学院版、上海中医药大学版等也将完稿。
他当初酝酿这一选题时,并未料到会有这么多收获。
2015年10月的一天,上海市委党史办召集专家举行选题会,要在“上海支援全国、全国支援上海”的主题下,确定一些研究方向。专家们各抒己见,金大陆研究员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明年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能否搞一个上海支援唐山抗震的课题?”
此前通过查阅资料,他发现,上海缺少相关的调查研究。
在金大陆研究员看来,在那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激情岁月,上海救援队是唐山大地震救援的一支重要力量,那段经历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这也是一次抢救式的研究。如果再过十年,恐怕很多一手资料就丢失了。”金大陆说,“但寻找到新闻当事人,是课题的难点,也是亮点。”
课题通过了。
与会专家们未曾料到,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个仅有几万元预算,不足十人参与的小课题,在一次又一次寻找当事人的过程中迅速发酵,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成为媒体追逐报道、市民竞相议论的社会热点。
第一次寻找从一则微信发帖开始。
课题组在一次偶然的调查中得知,除了医疗队、钢铁工人,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还有一支鲜为人知的队伍——上海青浦兵。
上海青浦兵在哪?
3月3日,课题组成员罗英“灵机一动”:借用上海文化出版社微信公众号推送一条寻找上海青浦老兵的消息。但公众号粉丝量还不足一千,效果如何?罗英心中没底。
令人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罗英发现,朋友圈中多名好友分享了寻人微信,接下来的几天里,出版社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
“我就是参加过救援唐山大地震的青浦老兵!”
“我父亲是青浦人,唐山大地震时候去救援过。”
……
这次寻找,让上海文化出版社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涨了近一倍。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一个多月之后,课题组发起了对被救男孩白海明的寻找。当年,白海明被大地震困在废墟里7天7夜,上海救援队将其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4月24日,白海明赶赴上海专程与救助他的医生见面,自发前来报道的媒体有十多家,“白海明沪上见恩人”的报道第二天就上了当地各大媒体的显要位置。
寻找救援唐山大地震的上海医生周娟华、寻找救援唐山大地震的上海籍飞行员……课题组的每一步进展,都成为当地媒体报道的焦点。
“4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救援让申城百姓放慢脚步,集体回望。”当地一家都市类报纸这样写道。
“每一次寻找都是一个好选题!”上海电视台新闻节目《新闻坊》的记者刘惠明说,前不久,一名身在美国的上海人看到了报道,特意打来越洋电话,讲述他40年前在唐山救援的难忘经历。
课题组的素材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与媒体互动、百姓互动,给这一课题注入了催化剂。”罗英说,“虽然书就要出版了,但这个课题不会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