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济困29年,车志忠已经成为81岁的老人。
车志忠和孩子们在一起。
燕赵都市报冀中版见习记者解保桥 文/图
1987年,因救助涞源县桃木疙瘩小学13名失学学生,时任涞源县政协副主席的车志忠发起了中国希望工程。29年来,车志忠始终矢志不移,扶危济困,让数以千计的涞源苦孩子重返学堂,改变了命运。他也因此于2005年当选“感动河北”人物。
从贫困学生到孤、残、病、留守儿童、服刑人员子女,从希望工程到关心下一代事业,车志忠筹集款物价值484万元,个人捐款24万元,救助对象达到了1303人,建成希望小学6所。
涞源希望工程是一面公益大旗,不能倒,已经“女承父业”并当选2015年“感动河北”人物的车小桥说,她得继续扛下去,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希望,因为她是“希望老人”车志忠的女儿。
用温暖改变苦命娃命运
1959年,车志忠从北京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涞源任教,一干就是30年,桃李满天下,1986年他担任了涞源县政协副主席,负责涞源旅游工作。
1987年10月4日,车志忠去涞源县东团堡乡横岭子考察旅游资源。其间,他来到用桦树皮做房顶、四面透风的桃木疙瘩小学,看到了衣衫褴褛、穿着露脚趾布鞋的13名贫困小学生。震撼痛心之余,他含泪承诺:“我会供你们读完小学,再读中学和大学。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考察结束回到家,车志忠收拾了20多件衣服,先送给孩子们过冬。第二年春天,他收到了桃木疙瘩小学张胜利和吕成山的来信。
信的开头是:“车伯伯,您家里今年打的粮食够吃了吗?俺爹穷,不让我们念书了。可我还想念书,将来像您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的人。”看到这封信,桃木疙瘩小学那13双透露着天真和渴望的小眼睛在车志忠脑海闪现。
在车志忠多番努力后,1989年4月,中国青基会来到了桃木疙瘩展开调研。同年10月17日,张胜利等13名孩子穿上了新衣服,背上了新书包,双手接过了希望工程首批《资助就读证》。张胜利由于家庭情况特殊,得到了额外的200元救助,成为希望工程受助第一人。
张胜利家庭环境特殊,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需要照顾,仅靠每学期的50元钱生存很难,车志忠便每月额外给张胜利30斤粮票和30元钱。
张胜利升入初中后,车志忠为了更好地照顾其学习生活,把正在县城上学的小儿子送到偏远的上庄中学与张胜利一起读书。从此,车志忠每周都会骑着摩托车到山里看望他们。
如今,张胜利已经是涞源县东团堡乡中心校副校长,怀着感恩回报社会的心,他一直力所能及地做着公益活动,目前已经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儿童。
为患病儿童搭建生存桥梁
2003年春节前,车志忠因病在保定做手术。就在手术的第二天,涞源县曲村的张文强和他父亲张金顺找到了病床上的车志忠。
张文强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当时多次发作,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为了给张文强治病,张金顺已经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实在无路可走了。
了解了张家的情况,病床上的车志忠强忍着病痛说:“孩子不哭,车爷爷一定想办法救你。”他拿出身上仅有的1000元钱交给张家父子,让他们先到省儿童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手术后第三天,车志忠不顾医生劝阻,拔出输液管,挂着尿袋,坐长途汽车赶到石家庄,奔波于多家单位,为张文强募集救命钱。
半个月奔波,车志忠遭了大罪,所幸通过自己的学生、在石家庄的涞源老乡募集到2万善款,安排张文强住进了省儿童医院。医院方面了解情况后,在感动中减免部分费用。
张文强成功手术了,车志忠却因劳累过度、伤口感染住进了医院。
2008年,因小女儿张文秀的先天性脊柱裂等疾病治疗,张金顺又找到了车志忠。在车志忠的奔波和帮助下,张文秀获得治疗。
如今,张文强已经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张金顺说,没有车老师,就没有他这个家。
大爱感天,总遇到好人
如今,车志忠已经81岁高龄,他非常喜欢《弟子规》中的一句话:“凡是人,皆须爱。”
29年来,向车志忠求助的人群中,什么人都有。其中,一些人的举动在常人看来,有些自私、不近情理,但车志忠依旧无条件地帮助他们。涞源人都知道有困难找到车老师,他总是有求必应,而且不管多大的困难总会帮助。对此,车志忠说,在帮助求助者过程中,“我总遇到好人”。
帮助小彦云做先心病手术,感动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车志忠被聘为形象大使。院方承诺,只要是车志忠介绍来的贫困孩子,就尽最大努力减免费用。于是这家医院成了车志忠救助先心病孩子的平台。
帮助张文秀到和平医院做双腿矫正手术,认识了骨科专家步建立。步建立主任深受感动,从那以后也成了车志忠的有力后盾。
……
许多人都羡慕车老师有“外援”,有人脉资源。其实,这些人脉资源车志忠原来都不认识,都是因为他的善举而受到感动,都成了他的“粉丝”和铁杆朋友。
女儿接过助学济困的旗帜
6月16日,记者来到车志忠家。房子不大,但非常整洁,迎门挂着车志忠一家的全家福,三代同堂。客厅,一个沙发和一张桌子,桌上摆放着各类书籍和一些石头。
车志忠1962年与老伴蒋鹤君结婚,育有4个儿女。他一生没有积蓄,早年间的房子已经不能居住,曾一直和小女儿住在一起。随着两位老人的年纪增长,小女儿车小桥在她家附近给老人购置了这套住房。
车小桥说,父亲那次从桃木疙瘩回到家,就收拾家里的衣物,收拾了一大包,还给孩子们收拾书籍。她记得自己当时有一本《格林童话》,很是喜欢,也被父亲拿走了。她当时还有一点不舍和伤心。
“父亲给我打了很多白条。”车小桥说,她曾经开过饭店,每次有爱心人士为孩子们捐赠物资时,父亲便会忙前忙后,并且担任“接待工作”,她的饭店便成了父亲的“定点餐厅”。可是父亲没有钱,每次吃完饭便给她写一张白条,还会加上一句“有钱了就还给你”。车小桥想着这事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
从小受父亲言传身教,车小桥懂得父亲的心。兄弟姐妹四人中,哥哥姐姐们都去了外地工作,只有她留在父母身边。最近两年,看到父亲渐显老态,车小桥便接过父亲助学济困的旗帜,一直认真地按父亲嘱咐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车小桥说,父亲车志忠不仅给了她精神的财富,还给了她一个团队——许多父亲帮助过的孩子已经长大,都跟在她身后为希望工程助力。
涞源希望工程是一面公益大旗,不能倒,车小桥说,她得继续扛下去,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希望,因为她是“希望老人”车志忠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