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海。50岁的白海明(左)
一份延续40年的牵挂
“周奶奶,我很想念您,咱们15年不见了。”6月3日,周阿婆接到了孙沪和她的父母打来的电话。
从唐山到上海,这是一段跨越40年的通话。
“孙沪,你多大了?”周阿婆坐在轮椅上,拿着电话的手不停地颤抖。
“再过一个多月就40了。”孙沪说。
周娟华不敢相信,那个在废墟中出生的女孩如今已经40岁了,她感叹时间太快了。
15年前,纪念唐山抗震25周年时,作为上海医疗界支援唐山大地震的代表之一,周娟华曾回唐山“探亲”,看到了唐山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第一次见到已长大成人的孙沪。
2001年7月30日的《唐山劳动日报》在头版以《此情绵绵无尽期》为题进行了报道。
“扑进当年抗震救灾上海医疗队队员周娟华的怀中,激动的泪水湿润了孙沪的双眼。25年前,是周奶奶将她迎进人世。”报道中这样写道。
之后,两人就断了联系。“15年,我们搬了四次家,电话也换了。”周阿婆的儿子说。
但这15年间,孙沪从没停止对周奶奶的寻找。
“我找啊找,我托人去周奶奶的医院找,都没能找到!”孙沪说,“可我一定要找到啊,这是我的恩人啊!从小父母就这样跟我说。”
40年间,孙沪一直牢牢地记着自己名字的来历。
“其实我刚开始的名字还不是孙沪,我叫孙沪震蓬。”孙沪笑着告诉记者,“孙”是姓氏,“沪”代表上海,“震”是唐山大地震,“蓬”说明她是在帐篷里出生的。
“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问怎么取这样一个名字。后来,为方便,干脆就叫孙沪了。”孙沪说,“解释了几十年,每一次都是讲故事。我是唐山大地震生的,遇到了一个来自上海的医生……”
就在一次次的解释中,孙沪渐渐长大。如今,她已是一个男孩的母亲。
“没有周奶奶,说实话,就不可能有我。”孙沪的泪水一下子涌出来,“当时周医生就在那里跪着接生,整整跪了七个小时啊……”
这些事情,都是家人40年来反复“灌输”给她的。这被孙沪归结为一个词——感恩。
“虽然远在上海,但我们心里时刻惦念着唐山。”周阿婆的儿子也被孙沪的感恩之心深深打动。
“过段时间我一定去上海看看周奶奶和她的家人,带上我儿子。”孙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