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腾讯儿童的调查数据显示,成人受访者认为儿童使用网络利大于弊的人群只占到26%,弊大于利的却占到34%,其余则认为不好说。不仅如此,约22%的成年人选择不会干预或引导儿童上网。大部分家长对于网络风险的关注面比较窄,需要学习更全面的知识和应对方法。
在儿童日常生活中,家庭互动应成为儿童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对此,《指南》总结了安全上网的七大常识,提醒儿童不透露个人信息、不理睬不良信息、不约见陌生网友、不相信免费“午餐”、不辱骂欺凌他人、不过度使用网络、不触犯法律底线,建议家长在日常沟通时进行教导。
事实上,课堂教育也是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建立正确用网观念的重要方式。在美国,学校会开展网络伦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使用网络技术的态度与习惯。在英国,网络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的必修课,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全面推行“绿十字互联网安全守则”。
对此,《指南》建议,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安全的上网场所和交流环境,通过校园群、班级群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社交工具。老师也应与家长密切沟通,当观察到学生有反常行为如逃课、精神不振等现象时,及时提醒家长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