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船出海打通科技孵化转化“最后一公里”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宁鹏飞 河北日报记者解丽达)3月30日,太库以色列中国创新中心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举行揭幕仪式。在中以两国政府、企业、高教机构和创业生态圈意见领袖的共同见证下,中以双方签订了一系列创新战略合作协议。
太库作为国内专注于孵化器运营管理和科技创业企业动态成长的知名专业机构,是廊坊著名民营企业华夏幸福的战略合作伙伴。受华夏幸福委托,太库已先后在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德国柏林、韩国首尔以及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建起了10个实体孵化器,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
廊坊打造京津科研成果孵化转化高地,仍有瓶颈亟待突破:京津创新创业资源富集,但很多要素不愿、不能离开大都市,远水难解近渴;廊坊出台扶持创新创业的新举措,却难以突破行政区域局限,对域外创新创业要素鞭长莫及。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廊坊“借船出海”,通过域内产业园区的战略投资方,在国内外创新创业资源富集的大城市建起12个高科技孵化器,孵化面积近4万平方米。
“通过园区运营企业,利用社会资本在域外建高科技孵化器,可以让廊坊实现与科技创新源头的零距离接触。”廊坊市市长冯韶慧说,美国、德国、以色列以及国内北上广深等城市创新资源富集,在这些地方建设高科技孵化器,可以收集孵化一批与廊坊产业关联度高、技术领先并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好项目,提速廊坊转型升级步伐。
北京中关村鼎好大厦A座的三层,5200平方米的办公区被“太库Techcode”的彩色LOGO所包围,社交休息区的咖啡香气四溢,路演厅、全球视频会议室里,随时可见抱着笔记本电脑进出的创业者。临近傍晚,北京紫红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常洋硕仍在忙碌,他正向来访者介绍一款手机大小的微型电器产品:“这是我们新研发的‘空气管家’,实时监测PM2.5含量,释放负离子净化空气,已申请了国家专利。”去年9月份入驻“太库”后,紫红科技产品创新步伐明显加快。
“发起建立域外孵化器,是出于对全球创新资源不对称的考虑。”太库CEO、创业导师黄海燕介绍,选择创新资源丰富、创业生态较活跃的多个地区建立孵化器,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太库正在形成一个创业要素互动性强的全球连锁孵化器网络。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太库硅谷、太库上海、北京鼎好等多个孵化器已投入运营并满租,200多家入驻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总额达10余亿元,产生200件专利,创造1500多个就业岗位,覆盖互联网+、智能硬件、O2O服务、生物医药、互联网金融、云计算等九大产业。
入驻“太库”半年多,北京天际资金投资有限公司孵化了一款病毒检测试剂。“这儿的软硬件环境是顶配!”总经理徐畅说,公司在“太库”帮助下与投资商多轮洽谈,并开始联系北京的医疗机构,为产品进军北京市场做准备。
同在中关村核心区,由廊坊宏泰创新资本集团投资的创新载体“泰智会”也已建成并开始运营。试运营4个多月,“泰智会”就迎来了18家企业和产业促进组织入驻。“我们选择在中关村建高科技孵化器,是因为这里创新资源最富集。”北京宏泰智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清说,在这里,科技孵化项目不仅能找到适合的资金、人才,还有机会得到雷军、杨浩涌等顶尖互联网企业家的创业辅导及扶持。
域外孵化对廊坊产业的拉动效应已开始显现。黄海燕透露,太库在美国硅谷孵化的一个高科技项目,将来可能会落户廊坊域内一个科技园区。“我们利用各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来满足入孵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帮助企业真正实现产业落地。”她说,“全球技术商业化”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全力打造科技创新之城,廊坊市编制了《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引领区规划》,启动实施了“一十百千万”科技创新行动,并出台《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0余项政策措施,大力鼓励科技创新创业。到去年底,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262家、科技小巨人增至171家,均居全省前列。全市孵化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集聚科技企业和创客团队800多个,“京津研发、廊坊孵化转化”渐成趋势。
“域内企业在廊坊域外建立孵化器并为廊坊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要进行奖励。”廊坊市科技局局长杨中秋告诉笔者,他们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对域外孵化的扶持政策,以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构建“京津冀区域最优”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努力把廊坊建成全省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引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