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港湿地现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 比大熊猫还稀少

2016-04-22 09:11:24  来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赵耀光
目前,青头潜鸭的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全球仅存500只左右,难得一见。

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

■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资料图)

    4月17日,黄渤海鸟类迁徙数据调查组在沧州南大港湿地发现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

    黄渤海鸟类迁徙数据调查组一行10余人,在南大港湿地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调查。据调查组组长、湿地国际(湿地国际是一个国际性环境保护组织,总部设在荷兰,在五大洲设有18个办事处,任务是致力于湿地保护和可持续管理)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介绍,南大港湿地在调查期间仅用肉眼观测到的迁徙鸟数量就达到了3000余只,湿地迁徙鸟的实际数量要在观测的数倍以上,特别是观测过程中,调查组发现了4只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

    青头潜鸭,学名Aythya baeri,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体圆,头大,头和颈多呈黑色,并具有绿色光泽。每年3月中旬从南方越冬地迁往北方繁殖;秋季于10月中旬开始迁往南方。青头潜鸭对栖息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堪称环境质量好坏的指示物种。100多年前,青头潜鸭曾广泛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印度、缅甸、泰国等地。但近10年间,因生态破坏,全球青头潜鸭的数量急剧下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最高级别——极度濒危,属于极危鸟类。

    陈克林说,目前,青头潜鸭的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全球仅存500只左右,难得一见。青头潜鸭惊现南大港湿地保护区,也与湿地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行之有效的保护有着密切关系。(记者马冬胜 通讯员郭玉培李杰)

相关新闻

农业物联网基地将落户南大港

2015-10-29 09:14:09

日前,渤海新区管委会同河北省贵州商会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包括建设渤海新区现代农业物联网科技综合产业基地项目。据了解,按照协议内容,渤海新区还将在食品产业、铝材加工、综合保税、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河北省贵州商会开展良好合作。

热门推荐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6
  • 新闻热线:0311-67563366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