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厢记》手抄本
这段由定兴人整理的简介,可以明显看出故乡人对他的关切:
王实甫,名德信,元代大都人。著名学者孙楷第教授和冯沅君教授等人考证王实甫是今河北定兴县人。1982年,河北元曲研究会理事长、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张月中进一步考证他是定兴县究室村人。并考知王实甫约生于公元1255—1260年间,卒年不详。做过县官、都事,后擢升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因“与台臣议不合,四十岁弃官不复仕”。退职后经常出入“风月营”“莺花寨”“翠红乡”等歌台舞榭之中,对下层社会生活比较了解。六十岁以后完全归隐,蔑视争名夺利的现实,憎恶黑暗的社会,过着“诗酒傲公侯”的生活。一生共著杂剧十四种,流传至今的仅有《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另有《贩茶船》《芙蓉亭》各一折曲文。散曲数首,曲词优美,大部分是弃官后的成作。累封中奉大夫、参政知事、护军、太原郡公,终年八十余岁。1998年10月重修定兴城内慈云阁时,从阁顶部发现有“大元国大都路易州定兴县德全□在诚□及多”字样,证实定兴县在元代曾属大都路管辖。1999年3月在东册村董德川家发现了旧时《西厢记》手抄卷四册,并经名人用朱笔点评。这些都为王实甫是定兴人提供了有力证据。
翻开《元史》,不难找到关于王实甫的记载。他虽然生平史料留下甚少,但他的老子和儿子却都是元代显赫的官场人物,史料翔实,从中倒可以了解王实甫的一些风貌。据《元史》记载,王实甫的祖籍为今河北保定定兴。他的父亲王逖勋从质子军,跟随成吉思汗西征至西域,娶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噜浑氏为妻。阿噜浑人在元代为色目人之一种,亦称回族。这样,王实甫应该有一半回族血统。
王实甫的父亲,曾“赠通议大夫、礼部尚书、太原郡侯”。母亲阿噜浑氏,“赠太原郡夫人”。王实甫不仅出身官宦名门之家,而且他自己也是做过官的。先以县官入仕,因治县有功,后提升为陕西行台监察御史。但总因“与台臣议不合,四十岁即弃官不复仕。”王实甫踏入仕途,本来前途无量,却弃官不做,回到大都后,他一头扎进“玉京书会”,与关汉卿等人,出入于歌台舞榭之中,厮混于勾栏瓦舍之间,开始了他的戏剧创作生涯。
王实甫的儿子王结,《元史》中有传,“以宿卫入仕,官至中书左丞、中书参知政事,地位显赫”。王结对自己有这样一位不务正业的父亲,大概觉得脸上无光,曾劝解父亲不要涉足“歌吹之地”,在家安心养老,有“微资堪赡赒,有园林堪纵游”。但王实甫痴迷于“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飚飚,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
最终,儿子放弃了对父亲的劝诫,大概父子关系也好不到哪去了,任其漂流吧……
元大都时期的西四砖塔胡同一带,有勾栏数十处,是元杂剧演出的主要场所,也是三教九流聚集的地方。王实甫、关汉卿等人,整日流连于此。或许他们有自己的爱好,或许他们有自己的无奈,总之,在元大都,他们长久地做着“都漂”,生活在花街柳巷,灵魂在飘荡,无所依托,只好寄托在所创作的词曲中,展现在舞台上,他们进不了《元史》,登不上庙堂,却被名伶艺人们一代代传颂着,柳永三郎被歌妓们抬着送葬,关汉卿、王实甫或许不用,因为他们永远驻扎在艺人们谋生的戏台上,活在他们的唱腔里……
今天的舞台上,《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仍然在继续演唱,《贩茶船》《芙蓉亭》也尚有余音……但是,美轮美奂的戏台少了,“天下夺魁”的《西厢记》台下人寥寥无几,绝代风华的诗词歌赋消退了,那优美婉转的戏音渐渐消散了……我们的美学要走向哪里?我们诗意的栖居之地又在哪里?
今日,我也只是在华夏出版社的那本元杂剧剧本里怅惘、思索……
宝玉、黛玉迷醉在西厢,多少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迷醉在西厢,王实甫、关汉卿迷醉在西厢。迷醉也没有错,红娘何必拷?红娘早已不必拷了,“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早已成佳话……只是,多元化的社会,情易生,更易变的今天,框架拆除,绳索解脱,许多人却茫茫不知所属……
望“西厢”,我也懵懂没有方向。
敲下这些文字,似乎还有不少的理想——迷醉在西厢,真情的渴望,诗意的向往。
(本版图片由程雪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