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生命确有可能?
科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硅基生命,可能在面世的道路上探出了一点头。科研人员首次培养出了一种可以生成含硅碳氢化合物的细菌。
地球上迄今已知的生命都是碳基的,碳元素是构成人类身体的基石。尽管地壳中的硅元素含量高达28%,远超出碳元素的0.03%,但地球上还是没有演化出硅基生命。现在科学家向这个方向迈进了一小步。据报道,加州理工学院的弗朗西斯·阿诺德等人报告说,他们培养出了一种可以生成含硅碳氢化合物的细菌。这是一种嗜热细菌,通常生活在温泉等处。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偶尔会将硅元素加入到碳氢化合物中,即用硅原子替换某些地方的碳原子。由于这种情况天然出现的几率很低,研究人员对它们进行了有选择性的人工培养,最后得到的细菌生成含硅的碳氢化合物的产率提高了2000倍。
这说明生命体可以生成含硅的复杂材料,可能是一条通向硅基生命的道路。阿诺德表示:“现在,我们有了赋予硅生命的机会。”
泡蟾泡沫可抑菌
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体型细小的泡蟾所产生的一种泡沫物质由于性质非常稳定且对人体无毒,未来可望用于严重烧伤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生活在特立尼达岛上的泡蟾,身体只有不到5厘米长,这种小动物在交配时会从身体中释放一种蛋白质混合物,然后用后腿把这些混合物打成泡沫,并在其中产卵,这些泡沫相当于为脆弱的卵提供了一层保护膜。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泡沫不但本身对人类细胞不会产生有害作用,而且还是抗生素的有效载体。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利用含抗生素的泡沫成功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达48小时。据介绍,严重的烧伤往往容易反复感染,并且需要静脉注射抗生素,而这种泡沫的特性非常适合用于辅助这类伤口的治疗,不但能防止伤口感染,还能将药物有效作用于患处。
吃橘子可防糖尿病
日本一项长期研究发现,与不吃橘子的人相比,每天吃3到4个橘子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下降了57%,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也下降了49%。
日本研究人员从2003年起开展了一项长达10年、涉及约1000人的健康追踪调查,其中一项就是这些人吃橘子的习惯。研究人员认为,橘子中富含的隐黄素是预防这些疾病的重要原因。爱吃橘子的人体内隐黄素的水平较高。作为一种天然的类胡萝卜色素,隐黄素还具有维护骨骼健康和预防癌症的作用。
奶牛爱“宅”怕放养
人们通常认为放养对奶牛来说比较自然放松,但日本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奶牛其实对放养“压力山大”,它们更喜欢圈养。
据报道,日本农研机构进行了一项长达半年的研究,调查了16头黑白花牛在放养和圈养条件下,它们尿液中的皮质醇浓度,这一指标能反映黑白花牛的压力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在放养情况下,这些奶牛的尿液皮质醇浓度比在圈养时要高,而且温度和湿度越高这种倾向越明显,表明它们的压力越大。
研究人员说,虽然这项研究并没有发现黑白花牛在放养和圈养条件下产奶量的差异,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出现差异。
坐公交有助减肥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开车上班的人群更易长胖,而坐公交、骑自行车、走路或混合这些方式出行有助减肥。
伦敦大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研究人员调查了超过15万名英国人的资料,被调查者年龄在40岁到69岁之间,是容易“发福”的中老年人群。在本次调查的人群中,64%的男性和61%的女性都是开车上班,其他人乘坐公交、骑自行车、走路或混合这些方式上班。
分析显示,采取不同方式上班的人群在BMI(体重指数)上存在显著差异。骑车上班会使一般男性BMI低1.71,或折合体重10公斤;女性BMI低1.65,或折合体重4.4公斤。此外,走路、坐公交等方式也有助降低BMI。上班时采用坐公交等混合交通方式的人,与开车者相比,男性的BMI会降低1,女性会降低0.67。
(本组稿件/河北日报记者郭伟综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