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连祥在整理自己的采风手稿。
除此之外,常连祥还为沧州众多的县市以及学校、企业写了大量有着浓浓地方风情的音乐作品。
在他这里,音乐鲜活、生动起来,不再仅仅是阳春白雪,更成为了深度介入生活、影响大众的艺术手段。常连祥在长期的创作中,就这样将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了沧州这片大地上,为家乡放声歌唱。
3 发现沧州民间音乐这片“海洋”
这些年来,除了教学、创作、工作,常连祥还有一件事坚持的最为持久,那就是到沧州乡间采风,采集那些生长在田间地头、看似“土气”的民间音乐。
对于自己的这个选择,常连祥说其实也是经过了艺术上的几次“反复”的。他是从中国民间音乐走上音乐道路的,但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他又喜欢上了西方音乐,对于民族音乐“不再感冒”。可随着艺术道路的不断延伸,他又重新打量起曾经疏离的民族音乐,并且从中挖掘出原先没有看到的那种巨大的美。
他发现,沧州有着深厚的、独特的民间音乐艺术土壤。他说,沧州地处冀中平原,历史悠久,渤海湾畔的渔鼓渔号、白洋淀边任丘的“打桩号”、南运河泊头的撑船号、拉纤号以及落子歌舞曲《茉莉花》、《放风筝》、“花狸虎”歌舞曲《十个字》、高跷音乐《傻小》等,如百花遍地开放。仅落子就分为“文落子”和“武落子”,风格鲜明,这些都是属于沧州这片土地上的“宝贝”。
多年前,还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录音设备,常连祥就带着一个“巨大”的录音机,骑着自行车在沧州周边村庄寻访乡间老艺人,抢救性地记录、挖掘沧州民间音乐艺术。越是倾听、感受,越是沉迷其中,采风回来,他还要整理、记谱,这项工作他持续了近10年。
而正是他的这份辛苦,造就了他今天的艺术成就。在大量采风、悉心研究的基础上,常连祥基于沧州民间音乐改编,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他将这种改编在保持古老艺术“原汁原味”基础上再加以“时代感”,让古老的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他用泊头《运河号子》,重新填词编曲,唱响河北舞台……经过常连祥改编的民歌合唱在河北首届民歌大赛中有两首获奖,他并获得了优秀编曲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