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城市“绿肺”,打造高品质水生态环境
初春的襄湖岛湿地公园,冰面消融,水清见底,河畔芦苇、蒲草随风摇曳。
3月4日,我们来到距邢台市区七八公里的襄湖岛湿地公园,沿着湖岸走了200多米,便看到湖中心水面上或白或灰的鸟儿,有的将脖子弯在羽毛下休息,有的与同伴在嬉戏寻食。
“那就是白天鹅。”从邯郸专程赶来的摄影“发烧友”黄坤,赶紧调整相机,拍了一组照片。
她告诉我们,早就听说襄湖岛湿地公园飞来了不少稀罕鸟儿。今天一来,果然看见了很多,刚拍的这组天鹅戏水图,就有一种“美到不能直视”的感觉。
“你还不知道吧,别看这儿现在挺美,过去可是煤矿的塌陷区、滩涂地,寸草不生。现在却植被茂盛、飞鸟成群,节假日市民扎堆往这儿跑。”湿地北侧的西北留村党支部书记任先计自豪地说。
“除了襄湖岛湿地公园,现在全市还有卧龙湖湿地公园和南宫湖湿地公园2个省级湿地公园,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鹊山湖湿地公园。”邢台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打造高品质的水生态环境,必须充分发挥“一泉三河”的优势。
邢台市区坐落于太行山东麓,地下岩溶结构储藏的丰富山水,通过地下河道顺流至落差较大的市区东部,形成了百泉喷涌奇观,而市区南部有七里河、西部有南水北调工程、北部有小马河,“一泉三河”就像邢台市的“血管”。
为早日让百泉复涌,邢台大力实施岩溶补水工程。每年利用朱庄水库、野沟门水库、东川口水库的蓄水,通过大沙河和七里河之间10多公里的强渗漏带,对百泉岩溶水系进行人工补水,2012年以来累计补水1.7亿立方米;引调黄河水、卫河水1.8亿立方米,引调南水北调水4600万立方米,补充泉域地下水。同时,加大人工增雨,在泉域范围内建成28个人工增雨固定作业点和9个流动作业点,实现了人工增雨全覆盖,年人工增雨量约为自然降水量的10%。
“2013年百泉泉域岩溶水位终止了连续6年下降的局面,并且实现了大幅回升。”邢台市水务局局长焦立君介绍,经过几年持续努力,到2015年底,邢台市区岩溶水位平均埋深88.18米,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七里河被称为邢台的母亲河。曾几何时,一度遭受污染,成为垃圾场。近些年,邢台市投资近30亿元,对七里河实施了综合治理,整理土地近万亩,拆除各类违章建筑14万平方米,清理垃圾200万立方米,完成河道治理22.4公里,两岸建成了40公里的滨河观光道。新增水面350万平方米,建成游园19个、面积达10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49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90%,绿地率达到95%;建成18公里的健身绿道、5公里的健身路径及水上运动中心和体育公园。如今的七里河,水面宽阔、景色宜人,一年四季成为市民游览观景、健身休闲的中心,去年获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为发挥南水北调干渠的生态功能,邢台市在干渠两侧实施了植树造林、绿廊工程、街头游园建设,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绿化景观和生态屏障,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水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