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要素自由流 共享大市场
□北京日报记者 陈雪柠
皮带上挂着“黑匣子”,头上戴着耳麦,这位开着叉车在天津家乐福华北区物流中心往来穿梭的拣货员,看上去有点悠闲。别以为他在开小差,这是采用了先进的语音拣货系统,他正根据语音播报的指令为各门店拣货。
大门打开,一支封闭式货车车队从普洛斯武清现代服务产业园驶出,车上装载的15000箱货品将分别发往家乐福在北京的方圆店、中关村广场店等四家门店。
这是家乐福在武清投建的华北区物流中心,占地39000平方米。物流中心完全启用后,配送单品种类将逐步达到约35000个,配送服务将覆盖华北地区的30余家门店。工作人员介绍,以往不少门店采用单店采购、供应商一家一家送货的传统模式,如今卖场下订单后,物流中心统一配送,减少了货车进京数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北京门店周边的交通拥堵问题。
出了家乐福华北区物流中心往北走,就是亚马逊天津运营中心,也是亚马逊在中国最大的运营中心。北京市民通过亚马逊中国网站海淘的美国商品,就是从这里转送到自己的手中。
事实上,不光是家乐福和亚马逊,截至目前,当当网、凡客诚品、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企业也纷纷在天津武清投资建设物流仓储分拨中心,总占地面积达2400多亩。北京市民从天猫超市购买的食用油,从当当网淘到的小说,从苏宁购买的面包机,都可能是从武清发出的。
2015年,北京市商务委支持北京企业在河北省廊坊、承德及天津武清等地投资建设物流标准化项目,朝批商贸、苏宁物流、京客隆、华冠等试点企业累计在津冀投资近6000万元,获得财政资金补贴1000余万元。试点企业货物装卸效率、交接效率平均提高2倍以上,装卸人员成本降低50%以上,有效地带动了区域物流标准化一体化建设,提高了区域内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效率,构建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物流通道。
今年,北京将启动环京津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示范项目建设,消除京津冀三地的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担负着北京八成蔬菜供应的北京新发地市场在河北有了自己的“助手”。高碑店新发地市场作为北京新发地的供应基地,大规模的仓储和冷链物流设施将全力保障首都农产品供应。今后像香蕉、苹果、葱头等农产品的分级、加工、包装、储存等,都将放到高碑店分市场,并根据首都的实际需求量往新发地市场运输。“瘦身”后的北京新发地将成为花园式的蔬菜交易配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