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时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林凤斌
河北日报通讯员 严丽莎
整齐的房屋排列有序,平坦洁净的街巷树木林立,农家院内干净利落。村内,游园广场点缀其间;村外,片片苗圃风景如画……在大辛庄镇齐堡村,美丽乡村的梦想已真实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定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全域规划、整村推进,以国省干道、高速高铁、园区景区、城镇周边为基线,点上示范,线上实施,整体推进,把一个个“盆景”连成一道道风景、形成一片片风光,让农民群众的生活更舒适、更幸福。
围绕农民迫切需求,开展四大攻坚战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定州围绕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大事、实事据实立项,开展了总投资25亿元的乡村道路、低压电改、环卫整治、生态廊道建设四大攻坚战,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
在村庄环境建设上,村内道路硬化应修则修,并坚持就地取材,主干道可以建成水泥道,辅道、巷道和街景花园采用红砖路、石板砖、石子路等多种形式,设计多种造型,突出舒适美观,和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厕所改造和危房改造实现全部农户100%改造。因地制宜,在房前屋后、道旁河边、村里村外,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建设环村林带,打造庭院深深、绿林荫荫、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乡村环境。
截至目前,该市新修乡村道路700公里,低压电改完成400个村;20个重点村建设垃圾填埋场、垃圾池,购置清运车辆,成立保洁队伍。去年以来,全市乡村共清理积存垃圾、杂物21450立方米,配备保洁人员68人。积极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明月店镇片区9个村2358套家庭污水处理设施已安装完成。
特色产业支撑,打造乡村旅游景点群
黄家营村是葡萄种植专业村,该村建有葡萄酒庄,除发展葡萄种植、加工和酿造等项目外,还开发了生态观光旅游项目,让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让村容村貌美起来,还要有产业、能富民。定州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抓好产业支撑。在107国道、定安路沿线,按照城乡统筹示范区标准,根据东部乡镇的农业特色,大力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把杨家庄乡蔬菜种植、东亭镇东胜生态园、黄家葡萄酒庄采摘、东旺万亩桃园和大辛庄苗木花卉这些特色农业村庄串连起来,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景点群。
为了强化产业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撑作用,该市坚持用抓工业的办法抓农业,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子,重点打造畜牧、苗木、粮食、农牧业装备制造4条完整的产业链,加快总投资80亿元的今麦郎饮品、四方畜牧设备、粮食科技城等项目建设,培育龙头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目前,全市花木种植面积达15万亩,规模奶牛养殖场36个,农业企业1283家,农业合作社1584家,培育优秀农牧种植园、标准园、示范园、科技园和生态园100多家,土地流转面积49.5万亩,农业产业化率达70.5%。
文化为魂,弘扬文明乡风
走进高蓬镇钮店村,街道上、公园内,宣传爱国诚信、健康卫生、婚育新风等内容的文化墙随处可见,宣传形式直观形象、通俗易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定州市为每个村都量身定做了文化建设方案,要求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活动场所一应俱全。该市成立了定州秧歌、子位吹歌研究会和子位吹歌艺术学校,发展秧歌剧团、梆子剧团9个,农村专业剧团13个;组建农村群众文艺组织297个,文艺骨干5000人,坚持以彩色周末、节庆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为重点,不间断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公益文化活动。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级服务点25个、村级486个,形成市有支中心、乡镇有服务点、村有“村村通”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
为进一步激发定州人民热爱家乡的热情,弘扬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品质,日前,定州还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定州之歌、唱响定州”系列活动。活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举行“建设文化定州、讴歌美好生活——大家唱”活动,利用农村文化广播站、文化站、黑板报等平台,传播歌唱定州的各类歌曲,评选出群众最喜爱的“定州之歌”。第二阶段,分别组织歌咏比赛、K歌比赛、晚会等活动,让广大群众用歌声表达对定州的热爱。第三阶段,组织优秀歌手、文艺爱好者等到各乡镇开展巡回演出,开展彩色周末活动。目前,该活动共举办文艺汇演4场,文艺巡演29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