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元旦当天,桥西孔村的董先生遇到一件烦心事。前不久,他接到一个推销手机的电话,对方是一名男士,称董先生之前参加电视购物,为回馈老顾客,现在一部价值999元的智能手机仅售199元,且将直接寄到他家。“前几天也接到过他们打来的电话,我明确告诉他们我不买,可手机还是寄来了。”董先生无奈地说。
董先生说,2015年12月21日,他接到一个外地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称董先生之前曾参加过电视购物,所以他们存有联系方式。“他们说我的个人消费信誉较好,最近正在搞手机优惠活动,价格很实惠,某知名品牌的智能手机成本价出售,且支持货到付款,手机拥有苹果5S的同等功能。”董先生说。
随后的几天里,董先生多次接到该推销电话,他一直说不需要手机,但每次都被对方强行打断,且对方说完便直接挂断了电话。他以为已拒绝购买也就没事了,没想到,对方竟将手机寄到了家里。“接到电话后,我说拒绝签收,但快递员称拒绝签收快递,须支付30元的快递费。我只好自认倒霉,给了快递员30块钱才结束。”董先生说。
随后,记者上网查询了董先生提供的那个外地号码,发现这是北京联通的号码,且近期被4.2万余位360手机卫士用户标记为广告推销电话。
“后来我跟同事说起这事,同事称也接到过这个号码打来的推销电话,只是手机价格不一样。当时同事也接到收快递的电话,也没签收,也掏了30元的快递费。”董先生说。
董先生表示,他想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大家,个人信息要注意保密,尽量不要留太具体的联系方式,以免被推销或诈骗人员钻了空子。 (记者孙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