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硇村中的东南缺建筑印证着“不满”的人生哲学。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田瑞夫摄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梁韶辉
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录了一个因避战乱而建造的美好世界,“桃花源”也成了中国文人心目中的一个理想国。虽然在那个武陵渔人之后,再无人进入桃花源,但那里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保留地,一个心灵的栖息地。坐落于太行山东麓的沙河市王硇村,就是这样一个隐藏在太行深处的承载着数不尽乡愁的古村落。
驱车从沙河市出发,驶入太行山的层峦之中。虽然只有45公里,但却走了足足有1个多小时才到了王硇村所在的山下。从这里望去,只见群山环伺,沟壑纵横,但村子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路标。迎接我们的村里人说:“进村的路不好走,一般我们会让来这里游览的客人,从这里换乘我们的车上去。”又经过一段“之”字形的山路,王硇终于出现在我们面前。
站在村口的小停车场上,只见红枫山、官印山、笔架山、白云山环绕四周。而刚才上来时的山路已隐在群山之间。
据现存清代碑石记载,王硇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创建人是明初御赐探花、钦点镇京总兵王得才。王得才原籍四川成都两岗村,明成祖朱棣将皇都从南京迁建北京时,委派王得才押运皇纲,行至冀豫交界时,被内奸出卖,遭到响马抢劫,丢失皇纲。为躲避官府追查,王得才携家眷隐匿到这个荒山野谷之中,劈坡造田,安家建村。经过多年繁衍,王氏一脉在这里已传至23世,有245户,700余人。村党支部书记王现增告诉记者,这个村的人除了嫁进来的媳妇,都是王姓族人。
进入村内,一座座层次分明、山叠石垒的红色古石楼建筑依次出现在眼前。石楼多为两层或三层,最高的甚至有18米。石楼建筑墙体与太行山中的其他古村一样,都是就地取材于太行山特有的赭红色丹霞岩石,所以整体呈现出淡淡的朱红色。但与别处不同的是,王硇的石楼顶部不是石板片罩顶,而是一色的拱脊青瓦罩顶式结构,鳞次栉比,如烟如霞。凡临街建筑的石楼,其临街面的顶侧几乎都建有碉楼式耳房,上面还留有瞭望孔,极像战争中那些壁垒森严的城堡耸立于大街出口处,让人一阵紧张。
这里的院落也多为套院式结构,多见一进两套院、三套院,最多的是七套院。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院落大都有暗门、暗道串连其中。个别院落还凿有水井,安装着石碾、石磨,建有牛羊圈,有些家庭门后还置有暗闩、藏犬洞等。再加上村中无一条直道,无一处死胡同的设计,让村庄成为一个居住兼军事防御功能为一体的古堡群。
“王得才到这里是避难的,所以建村的时候,一是选择隐蔽的地点,二是充分考虑了防御和迅速逃亡的功能。王得才是武将,把村子修得像工事,这是他的长处。他是四川人,对老家的石楼很熟悉,所以这个村子就有了南北合璧的特点。王硇也有了‘太行川寨’的说法。”王现增介绍说。
王硇虽是避难之所,但在建筑工艺上却丝毫不见仓惶和敷衍。秀丽的高墙、精致的门楼,融合了五行八卦等中华传统建筑理念和人文精神。东南缺建筑印证着“不满”的人生哲学,伸缩巷诉说着“谦和”的高贵品德……走在村中,就如同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中。
如今,王硇已成为一个让现代人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桃花源。“王硇承载着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承载着先人对家乡的思念,现在也成了从这里走出去的人永远的根。坚守古村落,就是要留住这份‘乡愁’,让人们有根可寻。”王现增说,他有一个希望,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王硇这座太行川寨,让更多的人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