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平山出土的中山王方壶、中山王圆壶和中山王鼎并称中山王三器。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张 晶
近日,由省文物局、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主办的2015河北省中山国遗址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石家庄举行。来自北京及省内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山国遗址的保护以及中山国历史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中山国,河北传统文化的明珠
神秘的中山国有着灿烂的文化遗存,曾被郭沫若称为“艺术王国”。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山王陵和都城灵寿古城被成功发掘后,绚丽鲜明的中山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据统计,中山国遗址共出土文物19000多件,其中有三项世界之最,四项中国之最,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发现”之一。
“中山灵寿城遗址是研究战国时期诸侯国都城制度的重要实例。墓葬和古城遗址内出土的万余件精美文物,特别是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铁足大鼎、龙凤铜方案、兆域图铜版等,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和研究价值,引起了学术界的震动和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徐怡涛说,“中山国文物出土40年来,先后到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展览,并以不同形式在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展出,成为河北乃至中国文化交流活动的一张靓丽名片。”
石家庄市作协副主席,长篇历史文化散文《故国中山》的作者程雪莉表示,古文献和历史证据显示,中山国传统人文精神特质是仁厚实在、忠勇稳定、悲歌慷慨,极具燕赵风骨。中山文化具备北方文化圈的典型特点,是河北一个文化品牌,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平山县县长董晓航表示,中山国古城遗址,不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还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做好中山国遗址保护开发工作,对我们弘扬中山精神,传承燕赵历史文化根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