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村口,首先映入记者视野的是村中心广场一侧墙上刻写的四个血色大字——毋忘国耻。标语墙对面,就是潘家峪惨案纪念馆。
纪念馆馆长潘月阁是本村人,曾经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而如今他更愿意担当的角色则是那段血色历史的寻访者和记录者。
“持续5个多小时的烧杀啊,1700余口人的村庄,最后只剩下400来人。”潘月阁告诉记者,在那场大屠杀中,自己家族中有8位亲人遇难,父亲潘瑞征就是当年的幸存者之一。
据了解,经历过“潘家峪惨案”的村民如今还剩38人,而行动自如、具有清晰表达能力的已不到10人。
“记录和传承历史的责任已落到我们这些幸存者后代的身上。”多年来,潘月阁和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一起,在反复走访数十位亲历者、幸存者的基础上,越来越清晰地还原了当天的情形——
1941年1月25日清晨,日寇调集冀东十几个县的3000多名日军和2000多名伪军包围了村庄。他们先是挨家挨户把村民们赶到位于村中心的西大坑里,见场地开阔,敌人又改变主意,把村民赶到距此50米远的潘家大院里,惨烈的屠杀瞬间开始。
在惨案遗址——潘家大院,同为大惨案幸存者后代的潘家峪惨案纪念馆讲解员潘贵清语气低沉、神情凝重。惨案发生当天,日军就是在这里布置了茅草、煤油,中午时分将村民赶进去,锁死各个出口,然后点燃了整个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