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草莓种植户含泪拔草莓 盼用二维码解决消费者信任问题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05-12 08:29:48 责任编辑:孙婷

    王彦武是满城县南韩村镇孙村的草莓种植户。因为草莓卖不动,他另辟蹊径,举行了一场“草莓宴”,请亲戚朋友来大棚现场吃草莓。“不用洗,直接吃!”为了证明草莓没有农药残留,他带头吃起随手采摘的草莓。

    王彦武告诉记者,草莓在种植过程中根本不用除草剂。用黑色地膜覆盖,可以抑制杂草生长,整个生长期都用不着除草剂。再者,草莓对除草剂非常敏感,打了反而会让幼苗死亡,不会结果。

    据当地农户介绍,满城县大部分种植户都按标准种植,土壤、浇地用水大都送保定、石家庄甚至北京的相关部门检测,合格后才种草莓。

    避免误伤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余家庄乡庞村的杜占良已经种了7年草莓。与别的种植户不同的是,杜占良喜欢上网。草莓怎么让人吃着放心?杜占良说,通过这次事故,将来一定要为自己的草莓建二维码。“一扫描,就知道草莓谁种的,什么品种,各种信息都可以追溯。”

    杜占良还有一个想法,给草莓注册商标,就叫“良心”牌。保定市一家大企业听说这个创意后,主动与杜占良联系,想承包一个大棚的草莓,并通过远程监控系统随时掌握草莓的生长情况,建立起草莓质量追溯体系。

    许多种植户呼吁,要建立草莓质量追溯体系,防止误伤闹剧再次上演。

    满城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白强说,解决消费者的信任问题,需要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在严格监管下,种植户按标准化种植,生产消费者看得清、信得过的草莓。

    白强认为,保证草莓安全还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标准和确保标准得以落实的监管架构。同时要健全农业信息化法制建设,依法保证信息的高效畅通和真实安全。监管部门通过加大农产品市场的信息透明度来完成对不同市场参与者的识别,让消费者能充分获取产品、产地、企业的信息,降低单一恶性事件对良性企业的“误伤度”,规避一损俱损的市场效应。

相关新闻

草莓致癌传闻让种植户“躺枪”各地草莓均未检测出乙草胺

2015-05-09 09:02:33

栾城区一草莓采摘园负责人告诉记者,受“吃草莓致癌”风波的影响,园区大棚草莓采摘急剧减少,往常周六日两天的客流量在3000—4000人,两天共可采摘草莓3000斤左右,按照一斤30元计算,两天下来光采摘草莓就有9万元左右的收入。

草莓农残超标可能致癌? 媒体:每天吃7斤才有超标

2015-05-02 07:59:50

种草莓一般不能且不需要使用乙草胺  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理事长张运涛博士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草莓种植总面积突破210万亩,总产量250万吨以上,总产值300亿元。”  专家表示,从草莓的标准种植过程来看,使用乙草胺并导致其残留超标的可能性很低。

央视记者随机买8份草莓 均检出可致癌农药残留

2015-04-27 19:52:10

该栏目组记者随机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美廉美超市、昌平采摘园以及路边的草莓摊,购买了8份草莓样品,随后送到北京农学院进行检测。赵建庄教授还表示,如参照较严格的欧盟标准0.05毫克每公斤,此次检出样本里,1号草莓样品乙草胺的最高残留量是0.367毫克每公斤,超标6倍多,最低的3号样品也超标了大约1倍。

食用畸形膨大草莓会致癌?

2014-04-09 15:07:40

异常大的畸形草莓,确实有使用膨大素的嫌疑。不过目前还没有关于膨大素致癌的证据。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