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武是满城县南韩村镇孙村的草莓种植户。因为草莓卖不动,他另辟蹊径,举行了一场“草莓宴”,请亲戚朋友来大棚现场吃草莓。“不用洗,直接吃!”为了证明草莓没有农药残留,他带头吃起随手采摘的草莓。
王彦武告诉记者,草莓在种植过程中根本不用除草剂。用黑色地膜覆盖,可以抑制杂草生长,整个生长期都用不着除草剂。再者,草莓对除草剂非常敏感,打了反而会让幼苗死亡,不会结果。
据当地农户介绍,满城县大部分种植户都按标准种植,土壤、浇地用水大都送保定、石家庄甚至北京的相关部门检测,合格后才种草莓。
避免误伤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余家庄乡庞村的杜占良已经种了7年草莓。与别的种植户不同的是,杜占良喜欢上网。草莓怎么让人吃着放心?杜占良说,通过这次事故,将来一定要为自己的草莓建二维码。“一扫描,就知道草莓谁种的,什么品种,各种信息都可以追溯。”
杜占良还有一个想法,给草莓注册商标,就叫“良心”牌。保定市一家大企业听说这个创意后,主动与杜占良联系,想承包一个大棚的草莓,并通过远程监控系统随时掌握草莓的生长情况,建立起草莓质量追溯体系。
许多种植户呼吁,要建立草莓质量追溯体系,防止误伤闹剧再次上演。
满城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白强说,解决消费者的信任问题,需要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在严格监管下,种植户按标准化种植,生产消费者看得清、信得过的草莓。
白强认为,保证草莓安全还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标准和确保标准得以落实的监管架构。同时要健全农业信息化法制建设,依法保证信息的高效畅通和真实安全。监管部门通过加大农产品市场的信息透明度来完成对不同市场参与者的识别,让消费者能充分获取产品、产地、企业的信息,降低单一恶性事件对良性企业的“误伤度”,规避一损俱损的市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