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张辉、韩立飞)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环保部门、环境专家、保险公司对事故进行鉴定,保险公司根据事故责任,为受到损失的一方支付赔款——保定郊县农民王德山(化名)就曾尝到过环境污染责任险的“甜头”。去年9月份,他家附近的一家化工企业因气体外泄,给周边4家农户的玉米造成了损失。“当时,我们几户找企业讨说法,想让企业给补偿点损失,谁想到最后是保险公司赔了两千多元钱。”王德山说。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企业在中华财险保定中心支公司投保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据了解,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也被称为绿色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方损失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险种。环保部门介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也是一种防范措施,对于企业来说,一旦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巨额赔付可能会让其倾家荡产。如果企业关门逃避责任,会导致受害单位、受害人得不到及时赔偿。购买这种保险,可以在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后分担企业的损失,避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受害方索赔无门,最后由政府承担损失。
据省环保局有关人士介绍,保定市是河北省首个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市。2011年,保定市环保局委托长城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为经纪人,在全市对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排放有毒有害化学品企业,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运输、存贮、处置企业,排放重金属企业,开展环境污染责任险试点工作。中华财险在长城保险经纪保定分公司组织的环境责任险公开招标中成功入围,与另外5家公司组成了共保体。中华财险对涉重金属企业与高环境风险企业分类型进行拜访,并提供了风险查勘服务。公司的服务态度和专业的服务水平得到了市环保局、经纪公司和企业客户的认可。截至目前,中华财险承保环责险业务累计225笔,累计承担赔偿责任限额1.47亿元。
环境污染责任险的作用显而易见,然而由于企业风险意识差,主动投保的企业还是微乎其微。企业大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事故未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为保险掏钱没有必要。环保部门有关人士指出,目前不少试点地区都在以行政手段推广环境污染责任险,但是单看这一保险的续保情况,就能反映出企业的保险意识还非常低。“第一年政府推广这个保险,多数企业还能给政府个面子,买上一份,但是到续保的时候,企业的流失率甚至高达2/3。在目前法制环境、环保意识都不到位的情况下,以强制的手段推行环境污染责任险,也是市场培育的一个过程。”环保部门有关人士说。
据保定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11年保定市启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以来,当年仅有53家企业投保,现在两三年过去了,投保的企业也仅有二百余家。(下转第十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