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剧团在黄骅市吕桥镇官地村演出,当戏唱到《花为媒》“洞房”一折时,天公不作美,雪花飘起,风也紧了。在几乎露天的“化妆间”里,演员们穿着单衣换装,演员的贴鬓都已冻成冰,双手也冻得有些僵硬。可是一轮到上台,她们脱下大衣露出戏装,依然铆足了劲儿,把最美好的一面呈现给观众。
演的是角,说的是理
提起沧州小凤霞剧团,首先要说说当家人咸红杰。她是剧团团长,出生于泊头市交河镇三里庄,自幼喜爱评剧。11岁时,她被父母送到泊头市文化馆评剧班学习。
1989年,在泊头市国庆四十周年晚会上,15岁的咸红杰崭露头角,她代表泊头市青年评剧团表演《花木兰巡营》。泊头电台特别为她录制了《三看御妹》《刘巧儿》片断,选送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91年,咸红杰大胆地给新凤霞写了一封渴望求艺的信。很快,咸红杰收到回信,当即赴京拜师,成为新凤霞的关门弟子。淳朴刻苦的咸红杰深得新凤霞赏识,新凤霞不仅手把手传授评剧,还特意为她起了艺名“小凤霞”。咸红杰每年都在老师家住三四个月,一学就是六年。她牢牢记住新凤霞生前的叮嘱:“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台上认认真真唱戏,台下老老实实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