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患者科学服用催眠药物。 印素萍摄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冉亚雄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或疾病的影响,许多人出现了睡眠障碍,而失眠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占睡眠障碍的80%以上。如果你感到睡眠的时间缩短或睡眠的质量差并影响白天的工作生活时,可能就患有失眠了。据河北医大一院神经内二科主任顾平介绍,失眠表现为夜晚入睡困难、半夜频醒、早醒、睡眠浅或多梦,而白天出现一种或多种不适的症状,如头昏、头痛、心悸、气短、不思饮食、急躁易怒、胸肋胀满、口苦、疲乏健忘、注意力不集中,使得工作与学习效率下降。如果这种状况每周大于3次,时间持续1个月时,就需要积极治疗了。
睡得时间越长不等于睡眠质量就越好
顾平介绍说,生活中不少人认为好的睡眠是睡得时间越长,睡眠质量就越好。其实,睡眠是否足够不是从时间上的多与少来区别,而是看你能否达到熟睡的状态。如果入睡快而睡眠深、一般无梦或少梦者,睡上6个小时可完全恢复精力;而入睡慢而浅,睡眠多、常多梦者,即使睡上10小时,精神仍难清爽。所以单纯延长睡眠时间也对身体无益。对于失眠患者来讲,卧床时间越长睡眠效率越低,反而感到入睡更困难,而且睡眠浅、不解乏。
还有些人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是好事,并不认为是病。其实,如果鼾声大作并出现憋气那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常常导致夜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睡眠结构紊乱,不仅引发夜间睡眠打鼾、白天嗜睡、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还可引起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糖尿病等,是青年人半夜猝死和心脑血管病的最常见因素。
“生活中有五类人群易患睡眠障碍。”顾平介绍说,老年人易患睡眠障碍,因为老年人脑内促进睡眠的褪黑素减少,同时可能伴有一种或多种躯体疾病,服用多种药物从而容易失眠。被疾病困扰患者,包括躯体疾病和其他精神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胃肠病、肝病、内分泌疾病、慢性咽炎、呼吸道疾病、肾脏疾病、颈椎病、抑郁症、焦虑症等。妊娠期女性可能因为内分泌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对孕妇的睡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青少年人群易出现睡眠障碍,学习负担重,少数青少年临近升学考试时,精神过度紧张、精力不集中,夜间易出现失眠。工作或生活压力大的职场,情绪不佳者更容易出现失眠。肥胖人、打鼾、贫血、血压偏低的人群易患睡眠障碍。
“失眠对健康的影响不可小视。”顾平指出,人们若失眠,会导致白天疲乏、记忆力减退、逻辑思考力降低、理解能力降低、处理事物的能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等。经常睡眠不足,常常导致易怒、焦虑、抑郁、情绪低落等。而情绪问题又可以加重失眠。长期失眠会使人的性格发生一些不良的改变,或产生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感,严重挫伤人的生活信心,造成悲观情绪,甚至引起厌世念头和自杀行为。慢性失眠时免疫力降低,会导致多种疾病,如感冒、胃肠疾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容易患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还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睡眠不足还会加速皮肤的老化,使皮肤颜色显得晦暗,尤其眼圈发黑,且易生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