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梯田的壮观景象可媲美云南哈尼梯田,但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环境和生态特点,哈尼梯田是在水资源丰富的条件下修建的,而涉县梯田是在北方年降雨量550毫米以下的旱作雨养农业条件下修建的。长期以来王金庄人民充分利用这里的自然资源,建造梯田,并在梯田边缘栽植花椒树,田内种植农作物,巧妙使用土地资源。作为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的王金庄,利用旱作条件下有害生物相对较少的优势,种植保健类小杂粮,产值高、效益好,保证在有限的土地上取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达到旱作高效的目的。
由于交通不便,村民在耕作中早起晚归,一天的十几个小时都要在地里度过,为了休息、进餐和躲避风雨,村民们便通过建庵子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实现了生产和生活的结合。庵子是供人休息的小型建筑,在梯田内随处可见,它用石头建成,不用泥灰,随山就势,就地取材,经久耐用,小巧玲珑,浑然天成。小的2平方米,大的3到4平方米。乍一看这些建筑有点简陋,细看它却有着特殊的技术要求,多半是没修梯田,就先建石庵,以便在修地时就可遮风避雨。庵子的另一种叫地庵子,是边修梯田边随地就形建一些地洞,和窑洞一样,冬暖夏凉,夏避雨,冬避寒,战时避乱。1942年5月,日本侵略者对涉县进行九路围攻,边区政府主席李雪峰就曾在大南沟一个地庵子里指挥乡亲们转移。地下党员、民兵队长刘些馨带领骨干民兵,靠这些建筑隐蔽了从129师转来的军用物资。
从耕作方式方面来说,涉县梯田近千年来一直延续传统的旱作农业生产方式。从景观上来看,涉县梯田也独具特色,几乎是目前中国仅存的北方深山区大规模梯田。除种植大量玉米、谷子、豆类作物外,还种植花椒、柿子、核桃等经济树种,增加了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因此,保护涉县传统的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