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河北·美德十问③】毕业后你探望过老师吗?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6-08 08:39:17 责任编辑:李莎

    “老师,我那会儿下乡劳动生病了,家里穷也买不起啥营养品。您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也才30块钱,全给我买了补品,我一辈子都会记得。”

    叽叽喳喳说出这些话的,是一群已经不再年轻的学生。前不久,唐山老教师张绍臣的家里热闹非常,原唐山七中初一(八)班32位鬓发斑白的学生来看他这位当年的班主任,学生中最大的67岁,最小的也已63岁。

    张绍臣握着大家的手,舍不得松开,“难得你们都记得这么清楚,好多事情我都没印象了。”

    “张老师不仅课讲得好,而且对我们每个学生都很上心,所以大家打心眼儿里敬重他、爱戴他。”这次聚会的组织者廉海船告诉记者,自从2008年大伙儿“找”到张老师以后,每一年教师节,同学们都要与老师聚会、带着老师旅游。

    “现在老师已经75岁,为了不留遗憾,我们约定,今后每一个教师节都要陪伴老师度过。”廉海船的话,引来一片应和声。

    让感念师恩代代传

    毫无疑问,师生之情是真挚的情;老师之爱是深沉的爱。但,只有经历了酸甜苦辣,才会更懂得其中的滋味;只有经历了失去,才更懂得珍惜。

    “没能见谢老师最后一面,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在保定一家医院工作的秦璐,初中毕业于石家庄一中,在她印象里,最难忘的一位老师叫谢桂兰,是教了她初中三年的数学老师。

    “谢老师讲课时表情严肃,嗓门特别大,而且有一双‘千里耳’。她在讲台上写板书,班里50多号人谁在下面说话、搞小动作,谢老师背着身就能‘吼’出他的名字。”

    转眼间中考结束,秦璐毕业了。而送走了他们这一届学生,谢老师也正式退休。

    第二年暑假,各奔东西的同学们聚到一起,有人提议,一起回母校看看老师,结果却得知了谢老师病重的消息。

    “我永远都记得那一天,外面下着大雨。大家再见到敬爱的谢老师,她已经躺在医院冰冷的太平间里。”秦璐扭过身去,泣不成声。她一直在心里默念:“老师,我们来看您了。对不起,老师,我们来晚了。”

    秦璐说,送别谢老师之后,她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懂得了感恩。所以,高中毕业、大学毕业的时候,她都把最熟悉的几位老师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生日等信息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逢年过节,给老师寄贺卡,打电话、发信息已经成了习惯。

    去年6月底,秦璐6岁的女儿优优从幼儿园毕业了。看到优优从一个刁蛮任性的“小公主”变成一个懂得尊重、知道分享的孩子,秦璐很是欣慰。她和几个家长商量好,挑了一个周末,带孩子一起回他们就读的幼儿园看望老师,孩子们还给老师精心准备了歌舞、诗朗诵等节目。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秦璐说:“就是为了让孩子不忘师恩,表达心中的感谢。我希望这能成为她的习惯。”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刘荣荣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