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灌技术让小麦变为节水作物
如全省推广这一技术,年可减少地下水开采28亿立方米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赵红梅)5月31日,宁晋县北楼下村的渤海粮仓建设工程小麦基地人头攒动,1500亩长势健壮、籽粒饱满的麦子丰收在望,吸引了前来观摩者的目光。
“没想到,今年我家的3亩小麦没有费劳力浇水施肥,仅用70立方米水微灌了3次,测产亩产就能达到1300多斤,这比传统的大水漫灌每亩可节省80立方米水、几十斤肥,还比常年增产100多斤,新技术的威力真是难以估量!”指着黄灿灿即将收获的小麦,村民薛京乱高兴地说。
薛京乱说的新技术,就是渤海粮仓建设工程宁晋小麦基地示范推广的微灌技术,又被村民称为“傻瓜技术”。
“微灌技术,就是利用微灌系统设备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灌水器,将水和养分(肥料)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层,使作物根部的土壤经常保持在最佳水、肥、气状态的灌水方法。”宁晋基地项目负责人贾秀玲介绍,小麦是高耗水作物,传统的大水漫灌种植,生育期一般浇3水,1亩地一次用水50立方米,而利用微灌技术,整个小麦生育期总用水量才70立方米,每亩地节水80立方米,亩节肥十几斤,亩增收节支315元。
站在千亩微灌小麦基地的田头,渤海粮仓河北项目首席专家、省农科院院长王慧军介绍,小麦微灌技术,是渤海粮仓建设工程示范推广的一项新的种植技术,该技术可以让小麦从高耗水作物变为节水作物。河北省的试验示范数据显示,小麦全生育期采用微灌技术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50%以上,提高肥料利用率20%以上,节省电力30%左右,节约田间用工成本50%。同时,采用微灌的地块不板结,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降低土壤无效蒸发,能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减少地下水开采,改善生态环境。
“如果全省3500多万亩小麦应用这一技术,每年可减少地下水开采28亿立方米。”王慧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