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周文平的女儿说:“妈,姥姥怎么越来越像小孩子了,比我还缠你!”周文平就告诉她:“姥姥老了,她历经沧桑的心需要有人呵护,她满肚子的知心话需要有人来倾听,我们耐心听她说话,就是对她最好的孝心。”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南井沟社区居民吴金燕的公公2011年去世后,婆婆整天沉默寡言,茶饭不思,整天躺在炕上叹气。吴金燕看了心里着急,每天变着法给老人做好吃的、找好玩的,老人都提不起兴趣。这时,有人上门给婆婆介绍老伴,当时吴金燕和丈夫都转不过弯来:“老人不愁吃穿,我们照顾得好好的,为啥要再找老伴?”
可眼看着老人精神越来越萎靡,吴金燕咨询了心理专家,终于明白了老年人再婚不仅是生理需要,更是一种精神慰藉,既能打消孤独感,对健康也很有好处。吴金燕先是说服丈夫,然后两个人一起做婆婆的工作,最终劝得老人点头。
婆婆再婚后,脸上的笑容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吴金燕有所感悟:“理解老人心理,尊重老人意愿,支持和鼓励老人勇敢追求幸福,享受自己想要的人生,这才是最好的孝敬。”
孝敬父母不能等
一个多月前,冀蛟飞在网上“火了一把”,起因竟是一个他认为很平常的举动——背母亲赏梨花。
冀蛟飞是邯郸市复兴区国税局的一名干部。他的母亲今年71岁,去年因脑梗导致部分身体功能受限,一直在魏县老家居住。今春梨花盛开的时节,常年在外工作的冀蛟飞想着回趟魏县老家,带行动不便的母亲出去走走,“让老人高兴高兴”。
3月30日那天,冀蛟飞从邯郸出发,驱车70多公里赶到老家,接上老母亲就奔了县里的梨乡水城风景区。因为轮椅没装进汽车,加上梨园里道路不平而且狭窄,他就干脆背起老母亲走一阵、歇一阵,看遍了满园梨花。
冀蛟飞说:“孝敬老人不能等。我这样做,只是做了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事,只是为了问心无愧,不留遗憾。”
在鹿泉市体育场,人们经常能见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在塑胶跑道上蹒跚前行,一个双鬓斑白的男子则拎着个大马扎相陪,老人累了,他就打开马扎,搀扶着老人坐下。
拎马扎的男子叫张海旺,他虽然是鹿泉人,但在邯郸工作,平时工作忙,除了过年过节,很少与父母团聚。2011年初,父亲去世后,他才真正体会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彻骨之痛。
那时张海旺也退休了,就留在鹿泉专心伺候老母亲。
母亲腿脚不方便,张海旺专门买了一辆轿车,每天载着老人四处转。从去年开始,张海旺发现母亲特别喜欢在鹿泉市体育场的塑胶跑道上遛弯儿,还喜欢和常来这里遛弯儿的几个耄耋老人聊天。从此,他基本上每天都开车带着老人来体育场。冬季上午来一次,下午来一次;夏季则是清晨来一次。为了方便母亲随时停下来休息,他专门订制了一个大马扎。
“母亲88岁高龄了,一辈子含辛茹苦,将我们五个子女抚养大,还帮着我们抚育下一代,太辛苦了。如今,我们要让她过最舒心的日子。”张海旺说。
【责任编辑:郭凯】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