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行动无形中影响了孩子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这一说法,刘建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也影响和教育了孩子。
昨天中午,刘建奎9岁的儿子唐旭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帮助父亲给奶奶准备中午要吃的药。在厨房里,唐旭把药袋小心翼翼地撕开一个小口子,然后把药倒进碗里,刘建奎提着暖壶站在孩子旁边……
“咱平时言语上也没跟孩子多念叨,孩子你该这样,你该那样。”史秀珍说,可这些孩子都特别懂事。每次刘建奎准备给岳母打水洗脚时,女儿、儿子都争抢着帮忙,拿拖鞋、取擦脚布、洗袜子……
不光如此,每次吃饭前,孙女、孙子都争着给老人夹菜;平时有好吃的,也都得让老人先吃第一口;家里有力所能及的活,孩子们也都抢着干,比如做饭、洗衣之类……
这件件小事,彰显了孩子们对老人的孝敬之心。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村民们眼中,史秀珍也是这样对待老人,把孝老敬亲摆在首位。用当地百姓的话来说,他们家就是这个门风,出不了不孝之人。
7日,网上一则“女婿每天为岳母洗脚 坚持22年”的消息引起记者注意。为老人洗脚,这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然而22年,坚持每天为老人洗脚却不得不让人深思,这是一个什么人,又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呢?昨天,记者与家住沧州黄骅市常郭镇李子扎村的主人公刘建奎取得联系,并进行了采访。
□文/图 燕赵晚报记者 于海宁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