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投入与低对接率
“赶这大集,用人单位租场地、发信息、布展台,哪样都得花钱。这钱不管是用人单位自付,还是政府埋单,都是笔不小的开支。投入是大的。”有招聘人员就表示,可“性价比”却不高。相对于校园专场招聘和网络招聘等形式,这种大型招聘会耗时耗力,却很难发现合适人才。“大型招聘会形式较为粗放,不能提供一个深入了解的平台,导致双方信息交流不充分,往往参与者多,签约率低。一般情况下,一场万余人的招聘会能签几十份合同就很不错了。”
而毕业生心疼的不只是钱,还有耗不起的时间。“现在大学都在城外,一场大集都往一个地方赶,我们全宿舍早上6点就出发了,挤上公交,1个多小时才到这里,公交车都是满满的,这还不是一场特火爆的招聘,都够折腾的。”在红旗大街的小沈说。至于外地学生,跑到石家庄的成本就更高了。
成本不菲,收效却甚微,不同单位需求不同,不同专业、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口味不一,裹在一起,想找到合适的对方,还真要“碰运气”。记者随机回访了5位赶集的大学生,都说“不太理想”。
企业也抱怨。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王经理就说,“在这大集上,我收到12份简历,有意向的就2个!这里目标太分散,什么专业都有,我们要环保专业的,其他专业的也跑来,不接待不行,说得口干舌燥也是白费!”
对此,有业内人士就指出,毕业生大集“成功率多少不好讲”,让用人单位跟毕业生面对面,大家摸摸行情,可能最现实。用人单位参加大型毕业生招聘会“心态丰富”:有的借人气推销自我形象。与之相反,近几年,通过参加大型招聘会寻觅到就业机会进而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在逐年减少,与此同时,通过专场招聘和网络招聘求职的学生越来越多。
“从找第一份工作起,我就没挤过人才招聘会!我一直在网上投简历,那里不会人挤人,想‘看’什么单位就能去,想投哪家就投哪家。”新闻传播专业的小汪说,现在这工作很不错,求职过程倒简单:我在网上投简历,没几天他们联系我。9月底面试,10月初第二次面试,然后就上班了。
【责任编辑:李莎】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